开幕式现场 摄影 方秦
国际在线四川报道:11月3日,2020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首届数字国际熊猫节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开幕。
2020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以“竹子联通世界”为主题,由国际竹藤组织、国际竹藤中心战略合作,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竹产业协会主办,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与眉山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眉山竹编艺术品 摄影 方秦
首届数字国际熊猫节以“熊猫的世界,世界的熊猫——为了自然本来的样子”为主题,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司管理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四川省外事办公室、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代表处等主办,四川大熊猫数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川省大熊猫保护基金会等协办。
竹子联通世界 搭建国际舞台
作为竹产业展销的全球盛会,2020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期间,国际竹藤组织及成员国嘉宾、国家相关部委和省市领导、全国竹子之乡来宾、专家学者和参展客商代表等400余人齐聚眉山,共谋竹产业发展,共创竹业经济复兴。
作为竹产业盛会,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旨在搭建交流合作的国际平台,共同见证竹产业的创新转型,助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本届博览会拟签约项目27个,其中,产业投资类项目16个、合作经贸类项目8个、合作机制类项目3个,总金额193亿元。开幕式上,“立白智能家居·绿色日化产业园项目”“快手短视频直播文化产业园项目”等4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
近年来,眉山市青神县依托竹编产业园区,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的传承和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共培训巴西、厄瓜多尔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竹产业从业者和四川凉山州、广西罗城县等20余个地区学员1.1万余人,为世界脱贫减困贡献了青神力量。
展馆内展示的竹艺品 摄影 方秦
竹产品展示展销是竹博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共设有300个国际标准展位,面积约1.3万平方米,近300家参展企业、1000家采购商参与。展会分国际竹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展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展区、眉山展区、家具场景展示区、舒适家居展区、食品食材展区等十大展区,集中展示各类竹产品以及竹产业研发、装备、康养等产业,将以国际化视野、专业化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竹产业交易博览会。
眉山是四川乃至全国竹资源分布重点地区之一,竹林面积达109万亩,竹产业综合产值达70亿元,拥有“竹编、竹纸、竹钢、竹桶”四大品牌。“眉山竹纸”正建设全国一流、百万吨竹材循环利用产业示范园,“斑布”健康生活用纸领跑市场,占全国本色纸份额的五分之一。“眉山竹编”已形成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瓷胎竹编等25类、3000多种产品体系,产品走进广交会、进博会、西博会、北京世园会等会展,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眉山竹钢”先后承建北京文创产业园“北京坊”、世界园艺博览会“百果园”、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馆”等多个国内重大项目。
近年来,眉山市促进竹产业开放发展、创新发展,成功举办两届国际(眉山)竹产业交易博览会,累计邀请到56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5个竹主产区的参展客商700余家,签约项目32个、金额348亿元。经商务部批准,2020年“竹博会”升格为“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进一步提升了“竹博会”规格,拓展了“竹博会”规模,扩大了“竹博会”影响。
青神县是眉山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竹”功夫,做“竹”文章,全力打造“竹里”超级IP,建成“竹林湿地”“竹里桃花”“竹里海棠”等“千亩”竹公园;建成尖山、天池、白果等“万亩”竹基地;升级推出青神发展馆、竹里书屋、竹里巷子、中岩寺等竹景区景点。青神竹编非遗之旅列入四川省首批十大“非遗之旅”研学线路……竹林风景线正成为生态线、产业线、富民线。
熊猫缔结友谊 架起交流桥梁
首届数字国际熊猫节采取“线上为主、线下为辅”方式,通过网络向公众、向世界宣传介绍四川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等系列重要生态、科技和文化成果。开幕式上发布并启动林草和熊猫保护“天空地人”一体化数字平台。“天空地人”一体化数字平台是四川林草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探索“资源数字化,数字流量化、流量价值化”生态数字经济新模式,推动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着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举措。
首届数字国际熊猫节还将首发《自然之赐-发现四川本来的样子》《四川竹林风景线》《秘境四川——不得不去的88个最美林草体验点》等图书,发布“四川林草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成渝双城经济圈“最美竹林风景”六大榜单以及四川省林草局、四川省发改委、教育厅等八部门关于《推进全民自然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揭牌四川省林业科学院林草防火研究所。
数字国际熊猫节将以大熊猫文化为引领,集生态保护、国际交流、开放合作、创意创新、绿色发展为一体,力争发展成为主题鲜明,具有全球旗舰性、全国唯一性、西部独特性的品牌化国家级国际化交流网络平台。(文 张琬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