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运热”持续升温 热在社区商圈学校企业
2025-04-30 09:20:08来源:四川日报编辑:冯巧凤责编:冯巧凤

“世运热”持续升温 热在社区商圈学校企业_fororder_1242c41a29836a708dec67d1a820b23f

4月29日,在天府广场拍摄的成都世运会倒计时100天电子装置。 本版图片均据新华社

“世运热”持续升温 热在社区商圈学校企业_fororder_6bc2d8401608c579cb50f237a8cce91c

“成都世运号”主题涂装飞机

  4月29日,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成都世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成都世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静,成都世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成都世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成都市市长王凤朝介绍了成都世运会的筹办进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成都世运会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目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努力向世界呈现一场“运动无限、气象万千”的世运盛会。

  节俭办赛

  27个竞赛场馆无一新建 器材能借不租、能租不买

  在竞赛组织方面,成都世运会设34个大项、60个分项、255个小项,在8个赛区布局27个竞赛场馆(场地),其中21个场馆竞赛团队已组建完成。竞赛单元日程基本确定,垒球、软式曲棍球项目将于开幕式前一天开赛。

  在服务保障方面,成都世运会设置运动员村A区和B区,构建以客群体验为中心,覆盖礼宾、抵离、交通、食宿、医疗等各环节的服务保障体系。招募培训近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布局500余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此外,还开发了“世运通”应用程序,提供赛会资讯、气象交通等服务,今年2月已上线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赛事筹办过程中,节俭办赛理念贯穿始终。“竞赛场馆(场地)中有18个为既有场馆局部功能调整、9个依托湖泊公园临时搭建,没有新建场馆。”发布会上,王凤朝表示,在满足赛事要求前提下,我们坚持能借不租、能租不买,最大限度减少器材购置成本。

  本届赛事的场馆改造全部采用绿色环保建材和可循环利用材料,做到标件生产和集约安装,赛后各场馆将有序向社会开放。

  在兴奋剂检查方面,李静介绍,成都世运会期间计划在所有竞赛场馆和运动员村设置兴奋剂检查站,使用我国自主开发的中国反兴奋剂智慧管理平台,“中国制造”的干血点检查器材,对运动员的尿样、血样以及干血点,开展无纸化兴奋剂检查。

  以赛会友

  火炬传递7月26日举行 借体育赛事办文化交流盛会

  本届世运会将举行世运史上首次火炬传递。王凤朝介绍,火炬传递将于7月26日举行,传递时间为1天,在三星堆博物馆举行火种采集暨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后,依次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武侯祠、三苏祠、兴隆湖湿地公园等5个点位分段传递,总里程11公里,共120名火炬手参加。

  火炬手选拔工作已于3月启动,主要从优秀运动员及教练员代表、先进工作者代表、市民代表、国际友人代表4大类别中进行选拔,并向工作在一线的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环卫工人等基层劳动者适当倾斜,预计6月完成选拔。“本次火炬传递充分优化线路,合理设定传递人数,既展现中国特色、巴蜀风韵、成都魅力,又弘扬体育文化和运动风尚。”王凤朝介绍。

  体育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文化交流的盛会。“我们将精心策划、持续开展‘驻华使节四川行’‘外媒四川行’等对外交往活动,不断深化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等领域人文交流,让更多国际友人走进四川、了解四川。”杨兴平谈道。

  成都还将串联熊猫基地、太古里、宽窄巷子等一批知名文化景区街区,策划推出国宝粉丝探访、烟火锦城漫游、蜀都文化揽胜等多条精品文旅线路,让世界来蓉嘉宾近距离观看大熊猫、参观城市博物馆、走进公园绿地。

  在世运村内,将策划举办多种文化互动活动,让参赛者沉浸式体验书画、蜀绣、皮影、剪纸等12项传统技艺;邀请街头艺术表演走进世运村,开展音乐成都文化互动交流活动,让参赛者感受国际音乐之都的独有魅力。

  同时,在成都东部新区的世界园艺博览园内还打造了世运广场,设置体育项目展示体验区、主办城市文化展示区等功能板块,为参赛者和市民游客提供“逛、玩、吃、购、看”一站式体验。“赛事期间,世运广场将免费对外开放,欢迎各地朋友来成都乐享世运项目、感受特色文化。”王凤朝说。

  以赛为媒

  构建多样化消费场景 让趣味性强的新潮运动走进市民生活

  体育赛事是拉动消费的新引擎,成都正以世运为媒,构建多样化赛事消费场景。

  王凤朝表示,成都已联动重点商圈、景区及生活消费平台,开展世运主题营销、提供世运专属优惠、推广世运特许产品,已开设线下特许零售店(点)超40家。前期,四川航空“成都世运号”为来自全球各地的旅客提供了感受“中国文化、蜀韵特色”的世运旅程,“下一步还将打造世运会主题高铁,开设流动的世运特许销售渠道,进一步激活多元消费活力。”

  此外,结合世运赛事日程,成都还推出了国际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并搭建科技赋能世运场景供需对接平台,吸引多家低空企业。其中,25款机器人产品、230余项科技产品植入世运会服务体系,实现新技术新产品和世运会场景“双向奔赴”。

  为更好地服务境外游客,成都进一步提升入境游服务便利化水平,推动21个境外电子钱包在蓉实现移动支付,重点商户实现外卡支付全覆盖。在旅客聚集重点区域设立AI智能翻译屏,提供14种语言实时翻译、问询、金融咨询等服务。

  这是一场全民共享的盛会。“世运会项目前卫时尚,趣味性强,为群众参与健身活动提供了更多选择。”杨兴平介绍,四川结合世运项目测试赛、巡回赛,举办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2024年共举办1.1万多场次,吸引超4000万人次参与。

  随着世运会脚步临近,成都全城热潮涌动。成都开展“万人千场”友谊赛、“世运新十二月市”全民体验等系列活动,新建改造体育公园77个,建设社区运动角407个、天府绿道新空间830处,市民家门口的130个“世运空间”陆续开放,跑酷、飞盘、攀岩、射箭等新潮运动走进市民生活,“世运热”在社区、商圈、学校、企业持续升温。(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亚飞)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