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安岳:“九个一”装备暖心上线 文物守护人步履不停
2025-02-21 17:56:1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雯涵责编:冯巧凤

  1月20日,“安岳文物守护计划”正式启动,标志着资阳市安岳县文物保护工作迈入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的新阶段。

  2月20日,春寒料峭,70多岁的文物管理员潘元菊同往常一样,来到木鱼山摩崖造像,踏上巡护文物的路途。潘元菊说,守护文物是她的本职工作,但最重要的是,她与这些石窟造像已经产生了“感情”。

  木鱼山摩崖造像位于安岳县驯龙镇自治社区黄河村,开凿于唐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现存24个龛窟、770尊造像,造像最高达5米,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研究中国石刻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潘元菊作为这里的“守护者”,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文物。

  由于夜间下了小雨,山路变得湿滑泥泞,让潘元菊的巡护之路多了几分艰难。她穿上冲锋衣,拿着雨伞,穿起雨靴,小心翼翼地攀登台阶。“关部门给我们发了雨靴、伞具等装备,不然这样的天气还真有点难走。”潘元菊笑着说,“有了这些装备,我们守护文物的信心更足了。”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潘元菊在仔细检查石刻造像

潘元菊仔细检查石刻造像 摄影 闫凯

  为文物守护人免费提供守护装备,是“安岳文物守护计划”启动以来的暖心之举。其中,“九个一”装备是专门为文物守护人量身打造的文保“套餐”,包括一套服装、一张聘书、一个证件、一支手电、一个背包、一把雨伞、一双雨靴、一个水杯和一份保险,旨在为守护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确保文物守护人在守护文物的过程中能够安全、高效地开展工作。

  文保工作的关键在于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物守护人队伍。近年来,安岳县积极构建县、乡镇(街道)及属地派出所、村(社区)、村(居)民小组、文物保护单位五级和文物志愿者队伍的“5+1”文物守护人网格化责任体系,实现文物保护管理全覆盖,进一步明确文物守护人职责。目前,安岳县已明确各级守护人共3500余人。(文 闫凯 王梓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