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馆在2023年新春首推“新春雅集”迎新节日品牌,与市民和游客们在历史、文化、艺术与花香中感受古今交融,中西汇通的新春之美。
2024年甲辰龙年将至,成都博物馆围绕《李君碑》《裴君碑》两组碑刻,特别筹划了“新春雅集”品牌之“蜀风隶韵——汉代巴蜀地区名碑名刻鉴赏”,呈现一场“碑石艺术大赏”。
巴蜀地区的汉隶刻石,兼具碑刻、摩崖、石阙、崖墓等多种形制,其“疏荡奇逸,独具风规”的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3年7月,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成都天府广场近年来出土的汉代《裴君碑》与《李君碑》荣列其中。
《李君碑》
《裴君碑》与《李君碑》是迄今为止四川地区发现的体量最大、文字最多,且保存较为完好的汉代石刻。
其碑文记载了李君、裴君两位蜀郡郡守,带领当时的人们奋发向上的城市事迹。尤其是“巍巍大汉”“列备五都”等文字,反映了两汉时期成都的重要地位。
《裴君碑》
“蜀风隶韵”展览由成都博物馆、四川省书法家协会、汉中市博物馆主办,展出24件碑石拓片以及当代艺术家题跋、临摹汉碑的精品之作。
除《李君碑》《裴君碑》外,在本次展出的24件精品碑石拓片中,还有摩崖刻石的代表之作——“汉三颂”,即《石门颂》《郙阁颂》和《西狭颂》。
《石门颂》(汉中市博物馆藏)
《石门颂》记载了东汉时期,修复沟通秦蜀石门隧道一事;《郙阁颂》是为纪念汉武都太守李翕重修郙阁栈道而刻;《西狭颂》则歌颂了东汉武都郡太守李翕率众修建西狭栈道的历史政绩。
“汉三颂”皆为难得的书史瑰宝,也是古代巴蜀地方政治、文化教育、地域交通、风土人情等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特别提醒:
成都博物馆除2月9日(除夕)当天闭馆外,在2024年春节长假期间都将延长开放时间:大年初一(2月10日)到正月十五(2月24日),每天9:00-18:30(18:00停止进馆,周一不闭馆)。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