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仁寿县是全国首批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达37万余人。近年来,该县着力搭建平台,专门设立农民工服务中心,通过政策、资金和智力支持,营造宽松环境,破解融资瓶颈,以精准高效为着力点,大力支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涌现了一大批返乡创业典型,为促进仁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董晓勇在装箱网销的水果 供图 仁寿县委宣传部
电商搭桥 逐梦前行
近日,在仁寿县新店镇黄祠村的电商基地,董晓勇在和村民一起打包李子。一箱箱包装精美的李子堆积如山,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这段时间,我们到全县各乡镇收购李子,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发货600多件。”董晓勇说,要保障一年四季都有优质的农副产品销售,新店镇的体量远远不够,必须从周边乡镇“进货”。
今年48岁的董晓勇先后在成都、北京从事物流工作,2014年,回乡投资50万元成立仁寿乡镇通物流有限公司。2016年,他又回到老家新店镇黄祠村发展农村电商,打开了当地通过网络销售柑橘的新局面,带领村民通过电商实现持续增收。2020年,他被选为黄祠村党总支副书记。
“家乡柑橘种植面积大、果农多,一直以来,如何拓展销路,成为摆在村民面前的难题。”董晓勇介绍,在镇党委的支持下,他当起村里的“电商导师”,开办(电商)网络创业培训班,助力乡村构建电商平台,影响并带动一批年轻人积极发展电商经济。
同时,董晓勇还利用物流工作经验,通过淘宝、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销售柑橘,开启新店镇柑橘“线上”销售新模式,2021年,实现电商销售额150万元。为破解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难题,他积极与中国邮政沟通并达成合作,统一为村民进行柑橘包装和发货,每件柑橘比以前节约4元至5元,有效降低了村民的物流成本。
如今,当地的土特产通过电商正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助推群众增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
宋加明(右一)和养殖户分享养兔经验 供图 仁寿县委宣传部
绿色生态 种养结合
炎热夏天,走进位于仁寿县曹家镇勤劳社区的一家养兔场内,只见整齐排列的兔笼干净整洁,通过风扇和水帘降温,场内凉意悠悠,一只只兔子长势良好。“高温天气,特别要注意为兔子防暑降温,可以在饮用水中加入维生素,减少应激反应。”养殖户宋加明说。
在外务工时,宋加明从事的是饲料行业,家乡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身发家致富的热情与梦想,促使他下定决心返乡创业。2007年,在认真考察和掌握相关情况后,宋加明回到家乡曹家镇,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发展养殖业,即由公司负责集中育苗与产品销售、生长鸡委托周边农户代为放养,这样有利于鸡场分散、规模适度,既能保证产品的田园生态特征,又能快速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
但随着市场日渐低迷,养鸡业一日不如一日。为此,凭借积累的养殖经验和销售渠道,宋加明立即调整思路,把目光瞄准养兔。2013年,通过多方学习后,他在勤劳社区建起养兔场。目前,养兔场共存栏种兔1400只,每年出栏6万余只兔子。
以前,每天早上7点,宋加明夫妻俩就要去兔场巡视、清扫,然后做配种、繁育、产箱清洗、照顾幼兔等繁琐的事情。现在,他对兔场进行了现代化改造,购入全自动喂料机,只需要在控制面板上提前设置好参数,就能进行自动喂养,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我现在还种植了40亩李子。”宋加明说,一直以来,他都在积极探索种养结合模式,兔粪可以作为肥料为李子树提供养分,而李子树下的青草是兔子的补充食物,这样就实现了双赢。
陈凯在梨园查看梨子 供图 仁寿县委宣传部
优化产业 带富乡邻
“‘六月雪’梨的亩产量虽然只有2000公斤,但销量一年比一年好,梨子还没有成熟就早已被预订完了。”近日,在仁寿县曹家镇水星村一个梨子种植基地里,返乡创业的陈凯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
2019年,在外务工多年的陈凯看好家乡良好的发展前景,用自己的积蓄,回乡流转土地300余亩,开始“曹家梨”的种植,并牵头成立合作社,实现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带动周边群众抱团发展。
“在种植的梨树之间,我们一般利用剩余空间,春天播种大豆,秋天种植萝卜、青菜等。”按照传统的果树种植模式,发展前期只有投入,没有收获,陈凯在多方走访学习后,决定打破传统,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开展林间套种,在果园里套种粮食作物和蔬菜,实现“以短养长”。
目前,合作社共种植梨树1100余亩,年产梨子300余吨,套种模式下,年产优质大豆20余万斤、优质萝卜超过3000吨,在梨子还未投产之前,纯利润就已经超过100万元。
同时,合作社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在扩大种植面积、吸纳社员的同时,常年与仁寿国贸超市、乐山家家乐集团、成都伊藤洋华堂等建立果蔬产品供给合作,和眉山市内多家泡菜企业签订订购合同,每年为其提供2000多吨的泡菜原料。除此之外,合作社还不定期邀请农技专家来到田间地头,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文 郭侨 潘建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