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眉山市正式发布《四川省眉山市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规划(2022—2025)》《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三苏故里文化旅游片区策划和规划》《进一步加强乡村卫生体系建设保障农民群众基本医疗的意见》,清晰绘出眉山“天府粮仓”“三苏文化”“乡村医疗卫生”路线图。
布局“一核三带十片” 打造“美田弥望、稻谷飘香、物阜民丰、幸福和乐”的“天府粮仓”示范区
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事关国运民生。作为四川省粮食主产区,眉山市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的规划中,提出了打造永丰片区为核心,建设岷江流域、黑龙滩灌区和青衣江流域粮食产业带,并因地制宜布局十个高标准农田集中建设示范片的“一核三带十片”粮食生产新格局,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美田弥望、稻谷飘香、物阜民丰、幸福和乐”的“天府粮仓”示范区。
为实现目标,《规划》提出,将率先在全省推行田长制智慧管理系统,实施耕地恢复两年行动;率先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地方标准,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种粮大户“点单式”全程参与建设;全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与应用,创建科技小院、专家大院,联合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关键技术攻关、持续探索稻菜稻药轮作新模式;建设种粮职业农民之家;培育“东坡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开发“东坡大米+东坡肉+东坡泡菜”以及米酒、米线等精深加工产品,打造成都都市圈“中央厨房”供给体系。
《规划》还提出,眉山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将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和品牌提升等;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市县一齐发力、社会参与共建“天府粮仓”的良好氛围。
首提“三苏故里、东坡原乡”概念 明确“全谱系、全视角、全空间、全产业、全过程”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东坡文化
据介绍,《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立足眉山、放眼全国,是目前关于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传承弘扬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的专项规划,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特点。
在文化定位上,规划首次提出“三苏故里、东坡原乡”的概念,梳理了三苏文化与巴蜀文化、长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强化了眉山三苏文化源头、东坡文化原点的地位。
在实施路径上,规划首次明确了“全谱系、全视角、全空间、全产业、全过程”的要求,对资源整合、生态保护、产业融合、传播推广等方面作出总体安排。
在保护利用上,规划首次确立了“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目标,对标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标准,积极推动三苏文化整体性保护传承,维护区域文化生态系统平衡发展。
在教育普及上,规划首次对东坡文化“六进”活动作出制度性安排,推动东坡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企业活动常态化开展。
在文旅融合上,规划首次提出构建“一江两岸·三苏故里”文旅新格局,分步实施、积极创建国家5A景区。
发布会还正式发布《三苏故里文化旅游片区策划和规划》,明确三苏故里文化旅游片区是“一江两岸·一核多点”文旅融合发展空间布局的核心区域,范围包括三苏祠和古城墙片区、东坡岛及周边水域、蟆颐山周边区域,共计6.5平方公里。
打造现代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先行市 农民群众可就近获得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眉山市把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现代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先行市。
坚持系统化构建、差异化布局、全覆盖服务、标准化建设、一体化运行,眉山市出台《进一步加强乡村卫生体系建设保障农民群众基本医疗的意见》。根据《意见》,全市将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健全夯实“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镇、村里解决”,最大限度保障农民群众基本医疗。
《意见》明确了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加强乡村医疗卫生能力建设、创新乡村医疗卫生运行机制、创新全域医联体运行新模式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从“良田”到“心田” 东坡区交出亮点“成绩单”
作为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首提地、同时又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历史文化名人命名的城市,从“良田”到“心田”,东坡区一年来在“天府粮仓”建设、传承弘扬“三苏文化”有哪些亮点和特色?
在打造“良田”方面,有“三大”亮点。东坡区坚持规划引领,发布了《眉山市东坡区永丰片区“天府粮仓”核心区建设专项规划》,围绕“万亩稻花香·太和永丰村”的建设主题,谋划实施“六大行动”“七项改革事项”“九个重点项目”;坚持融合发展,规模推进高效轮作、生态种养,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坚持示范带动,坚持园区带动与龙头支撑互驱,推动农业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生态化、品牌化发展,以产业兴旺促乡村全面振兴。
在构筑“心田”方面,突出“三大”特色。东坡区坚持“以文化人”,开展东坡文化发掘、保护、整理、研究工作并推出系统化研究成果;常态开展东坡文化“六进”活动,推进三苏文化产业园、三苏文化研究院和东坡书院建设;坚持“以文塑城”,全区整合三苏遗址遗迹资源,全力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精心打造城市超级IP《少年苏东坡传奇》,办好“东坡文化月”等节会赛事,持续提升东坡城市影响力;坚持“以文兴业”,着力打造东坡水街、太和老镇、东坡水乡等文旅消费新场景,全面接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和成眉乐黄金文旅经济带建设,积极推动东坡味道、东坡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文 张琬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