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早耕田,人勤促春播。一大早,宝轮镇范家村蔬菜种植基地的菜农们就忙碌起来,犁地、松土、播种……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广元市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利州区招商引资的重点加工企业,自落地宝轮,产品一直供不应求,今年开春以来,公司产量更是以120%增长速度,超额完成第一季度目标任务。“随着销量的持续增长,原料满足不了现在的订单需求。” 广元市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蔬菜项目部经理苏发说道。
据了解,该公司产品以蔬菜加工为主,品类丰富,亟需青菜、豇豆、萝卜等原材料,每年在外地收菜的员工有100多人,如何提升本地蔬菜基地供应量,降低原料成本,是企业目前最为迫切的需求。联系该公司的“服务特派员”肖洪伟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在全镇范围进行走访摸排,为吉香居挑选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所需原材料。“经过实地查看,范家村非常适合种植吉香居所需的小叶芥菜,大棚占地22亩,预计年产量可以达260吨。” 肖洪伟介绍道。
宝轮镇采取“政府主导、村社主管、农户主干”的模式,在范家村通过流转土地,大力发展订单蔬菜产业,建立以“企业订单+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的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畅通蔬菜供应链,保障企业生产。“企业在发展中出现问题,有政府亲力解决以及‘服务特派员’的全力协助,这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吉香居公司总经理汪维龙说道。范家村蔬菜种植基地在解决吉香居原料供应问题的同时,还能为当地村民增加大量的长期固定劳动岗位,带动周边村民致富增收。“如今在家门口就有好收入,过上了好日子。”刚刚得知自己今年种植能获得不错收益的范家村一组村民李天兵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范家村党支部书记杜诗平说道:“蔬菜基地建成后,村集体经济预计年收入5万余元,将解决周边务工需求群众20余人,实现人均收入1万余元。”近年来,宝轮镇充分发挥区位产业优势,强化乡村“造血”功能,通过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围绕企业生产需求,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大力建设一举双赢的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订单农业,促进农产品商品率的最大化,有效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小农业、大市场的有机联系,为打造中国绿色食品工业名城贡献宝轮力量。(李盈莹 蔡文霄 丁龙凤)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