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疫情突然袭来,让热闹繁华的遂宁按下了“暂停键”。疫情形势严峻,刻不容缓。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集中隔离点既是抗击疫情的“特殊战场”,也是隔离人员的“温暖港湾”。在遂宁市委党校兴学商务酒店集中隔离点内,从人员转运到监测、环境消杀到垃圾处理、送餐保障到人文关怀……驻点团队工作人员昼夜忙碌,以速度、力度、精度、温度保障隔离点安全有序运行,为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不懈努力。一个个朝夕坚守的工作人员筑起了疫情防控的“保护墙”;一个个暖人心扉的故事见证了爱的守护。
积极行动,全面投入抗疫工作
作为疫情防控的“前移哨点”,隔离点管理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容不得半点马虎和丝毫松懈。9月22日上午,唐家乡人民政府临危受命,唐家乡驻市委党校隔离点准备启用。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一支以唐家乡乡长罗威为点长、唐家乡干部谢波为驻点点长共计35人的工作团队迅速组建起来。
“宁可事先多想点、多做点,也不要‘临时抱佛脚’。”第一次主持隔离点工作,罗威深感肩负的重责。虽然时间紧迫,仍偕同团队成员尽其所能织就一张“天罗地网”,“硬措施”、“软服务”两手抓,求细、求精、求准、求稳。
清洁消杀、物资统计、医护安保、信息报送……各项任务分配落到人头,整个团队迅速行动起来。
“时间太紧张了,工作强度非常大。”谢波介绍说。隔离点分A、B两区,可用房间180间,实行1人1间。因隔离点房间内目前只配有床和一套桌椅,他们必须赶在隔离人员入住之前,配备好所有隔离房间的生活用品和消杀用品。同时,做好所有物资入库、分类、登记,医疗物资分发。
周全筹备,全力做好物资保障
大军未到,物资先行。疫情期间,物资问题最容易引发恐慌,想要避免因物资引发的相关问题,不仅要事先筹备好各种必须物资,还要做好合理分配、及时补缺。
为满足隔离人员的需求,遂宁市委党校兴学商务酒店集中隔离点物资统计员周鹏专门组建了个微信群,力争做到隔离人员的需求,第一时间知晓、第一时间送达。
“今天晚上吃的是烧排骨、炒肉丝和蒜蓉青菜。”9月27日晚,隔离人员王先生准时收到他的隔离餐,两荤一素,他立即拍照发到家族群里。同时,他还告诉家人,每天三餐鸡肉、鸭肉、鱼肉、猪肉轮换着来,有生活上的需求随时在微信群里沟通,合理的需求都能及时得到满足,每层楼配备2名工作人员,有难处直接找他们沟通。
“疫情之下不少条件都受限,但我们会想办法让隔离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谢波表示。
日以继夜,坚守疫情防控安全线
与病毒赛跑唯有“从快”二字,隔离对象每快一秒转运,社会防控就少一分隐患,群众就多一分健康。
“因是新点位,最初只有6名医护人员,开始两天我们每天最多只能睡2个小时。”A组医疗组组长周林说。他们的工作内容之一是接收隔离人员,并为之安排房间。最初两天,他们总共接收的隔离人员有180余人。
连轴转了几天,身为冬泳队队长、身体素质极佳的周林,险些晕倒在岗位上。虽然很累,但想到能为抗疫做出一点贡献,就觉得很开心。
9月末,忙碌了一段时间的周林,本以为终于能好好睡一觉,但突然接到船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新任务,某地新增为高风险地区,需要对该地区进行管控。
突发状况打破了周林的计划,他和同事们又开始忙碌。这一忙,就忙到了凌晨4点多,浅浅休息了一会儿,早已设定好的闹钟在5点钟准时响起。起床、简单洗漱、做核酸检测、录数据,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对于我来说,在一线工作,已经是一种常态。”周林介绍说,他热衷于慈善公益,乐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在疫情刚开始暴发时,他就志愿报名上一线,每次“抗疫”的一线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发挥余热,“银发老将”赴一线
在市委党校兴学商务酒店集中隔离点,有一抹身影,令人动容。她时年65岁,从2020年疫情暴发至今,已经耳顺之年的刘丽蓉医生一直主动坚守在防控一线。“9·20”疫情暴发以后,她依然放弃了在家含饴弄孙、静享清福,而是义无反顾走在抗“疫”一线,发挥余热。
原本,她早已退休,因不想一身所长无用武之地,就于2016年应聘为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富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她经常说:“身为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和使命。”“9·20”疫情暴发后,医务工作者都奔赴一线,领导考虑到她年迈,就让刘丽蓉在家“静默”。直到一通电话打来……
“刘医生,我们隔离点缺人,你能不能来帮个忙啊?”集中隔离点驻点点长谢波曾与刘丽蓉共事过,在组建隔离点工作团队时,缺一个院感医生,就给刘丽蓉打去了电话。接到电话的刘丽蓉,不顾家人的担忧、抱怨,毅然决然地前往隔离点,成为一名院感医生。
“医务人员保护患者,我们保护他们,这是我们院感医生的责任。”既然肩负重任,就必须做好。对于刘丽蓉而言,抗疫只有100%,没有99%,确保工作人员的零感染。23日下午,刘丽蓉到达隔离点,就开始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他们规范操作,从源头扼杀病毒传播途径。因为时间仓促,培训时间短暂,后期只能边工作边培训,这也使得刘丽蓉必须时刻绷紧神经,密切注意监控,观察他人工作,以防止有人误操。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此次疫情再上前线,于刘丽蓉医生而言,这样的选择再平常不过。她抚摸着胸前的党徽,坚定的表示,“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党员。疫情不退,我绝不后退!”
党建引领,构筑疫情防控坚强堡垒
支部建起来,力量强起来。“9·20”疫情发生后,遂宁市委党校兴学商务酒店集中隔离点成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扎实做好集中隔离点的各项工作。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罗实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与市侨联副主席梁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懿一同,统筹督导隔离点疫情防控工作。
他们通过现场走访,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并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意见。若有问题需要其他部门配合处理,他们则立即联系相应部门解决。同时,还关心干部成长,代表党支部感谢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
一个个问题、一点点发现、一次次整改……他们边工作、边摸索、边完善,慢慢地,让队伍从一支杂牌军变成了正规军。
防疫一线,安全是重中之重。在现场,梁琳不断抠细节,尤其是安全方面,一再强调安全之重,重于泰山,绝不容有失。她常常走一步、思三步,当发现问题时,对于存在的问题可能造成的后续影响,深思细究。并以可能造成的影响为警钟,督导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谨慎细致,严防失微。
他们不仅要当好信息联络员、政策宣传员、生活服务员,积极帮助工作人员和隔离群众解决困难事,还要当好心理疏导员,解决他们的烦心事。陈懿介绍说,疫情期间,不论是工作人员还是隔离人员的心理问题,都不容忽视。因此,他们亲切热情地与工作人员、隔离人员交流,了解其工作、生活情况,若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就想办法及时解决。
“用心用情为隔离群众服务,做到‘防控一线在哪里,党支部就建在哪里,党员就战斗到哪里’,让鲜艳的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罗实铿锵有力的承诺,作为一名党员,他们一定坚守岗位,确保隔离点安全稳定,隔离群众安心舒心,并努力将遂宁市委党校兴学商务酒店集中隔离点打造成”规范、高效、温情”的样本点和示范点。
据了解,遂宁市委党校兴学商务酒店集中隔离点累计隔离398人员,累计解除隔离290人员。目前,该隔离点还有108人正在隔离,将于10月15日清零。(许珊)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