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是中国企业群体中的佼佼者,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力量。8月17日,2022年全国上市公司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以“共享机遇,拥抱未来”为主题,围绕“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携手“出海”共建“一带一路”等议题分享成绩和经验,探讨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的方法和路径。
成果发布现场 供图 四川省贸促会
该论坛是首次在西部举办,由中国贸促会、全国工商联、四川省人民政府、世界贸易中心协会主办,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国国际商会、四川省贸促会承办。来自中外政府部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驻华使领馆和商协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部门、驻华机构、商协会、专业机构以及中国上市公司和川渝企业的350余名代表现场参加论坛,20余万观众线上参会。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慎峰指出,上市公司以贸易、投资、金融、基建等方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就发挥上市公司作用、助力全球工商界更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拓展开放多元的合作领域、搭建务实有效的服务平台、提升资金融通的支撑作用四个方面的建议。他表示,中国贸促会和中国国际商会将继续发挥联通政企、融通内外、畅通供需的功能作用,携手上市公司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走深走实。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邱小平表示,面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形势新任务,民营上市公司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的合作理念,进一步展现大格局、大担当、大作为,希望民营上市公司坚持高标准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可持续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坚持惠民生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全国工商联将致力于引导服务包括民营上市公司在内的广大民营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为中外企业架起合作的桥梁。
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指出,四川近年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六,上市公司达到166家、稳居中西部第一,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工程承包等合作持续增长。希望广大上市公司用好四川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开放优势,继续看好四川、深耕四川,持续深化基础设施、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多领域全方位合作,共同拓展“一带一路”大市场。他强调,四川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同大家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表示,论坛提供了分享上市公司群体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共同繁荣的成绩和经验的机会,探讨了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的方法和路径。他就上市公司如何更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质量,以实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二是应聚焦重点领域,引领沿线经济体转型,更好地衔接全球供应链。
签约现场 供图 四川省贸促会
本次论坛发布了《2022中国上市公司共建“一带一路”优秀实践案例选编》和《中国上市公司共建“一带一路”白皮书2021》两项成果,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企业提供参考借鉴。其中,《2022中国上市公司共建“一带一路”优秀实践案例选编》突出展现“一带一路”建设为上市公司走出去带来的机遇,深入挖掘企业海外投资所取得的成效和亮点,全面总结通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走出去的经验,尤其是企业在“后疫情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在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方面取得的突破与成果。《中国上市公司共建“一带一路”白皮书2021》是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沪深交易所,在对上市公司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现状开展首次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3000余家上市公司问卷调查结果研究形成,深度分析相关业务开展特征及趋势,全面展示我国上市公司“走出去”的丰硕成果。
论坛上,四川省贸促会与丝路规划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都郫都区川菜产业城管理委员会与海南华神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健康饮品项目投资协议。此外,论坛还从四川省各市(州)征集的257个项目中,遴选推出重点优质招商项目100个,投资总额超5000亿元,涉及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文旅等行业,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多来川发展机遇。(文 廖宇 颜诗语)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