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李 霞 记者 李全民)1-11月,广元市利州区完成24个市重点项目投资43.29亿元,投资完成率97.31%,居全市第一;在全市项目投资“大比武”中,综合考评连续两个季度位居全市第一……
岁末年关,项目建设进入收官冲刺期,利州区用两个“全市第一”的指标力证项目建设喜获“大丰收”。丰收的背后,是全区聚焦项目投资“主引擎”,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见效的结果。
抢抓发展机遇——
“双管齐下”招商引资
截至目前,利州区滚动储备重大项目488个、总投资1507亿元,超市下达目标(1000亿元)50.7个百分点。
可喜成绩的背后,是各项“硬举措”的共同发力。
2月18日,利州区召开2021年“十大”支撑性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会,发出“开局发力·项目先行”的号令,项目攻坚会战的序幕全面拉开;
4月12日,举行2021年第一批次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总投资110.5亿元的12个项目落地利州;
8月25日,利州区第三季度2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0.34亿元,本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95亿元;
11月18日,全区2021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暨冲刺全年目标任务推进会召开,动员全区上下全力冲刺最后40天。
……
今年来,面对宏观经济下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多重压力与挑战,利州区积极抢抓“十四五”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机遇,一手抓项目谋划储备,一手抓项目资金争取。截至目前,利州区开展前期工作项目197个,入统新开工项目131个,开工转化率为26.8%;争取到位上级各类资金突破30亿元,其中争取到位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29个,到位资金1.61亿元,同比增长33%,增幅居全市第一。
加快建设进度——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分割、称重、包装……12月26日,宝轮工业园区四川安格斯牛肉食品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熟练地分装牛肉。48小时后,这些精装的牛肉将端上成都、上海等地市民的餐桌。
图为宝轮工业园区四川安格斯牛肉食品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精细处理牛肉。李霞 摄
作为利州区重点项目之一,去年11月,占地约45亩、总投资1.5亿元的四川安格斯牛肉加工项目顺利开工,今年10月开始投产。自试运营以来,该公司生产的牛肉远销上海、苏州等地,最高价格能卖到400元/斤。据该公司总经理赵翠表示,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该项目已创造经济收益300余万元,到明年底全面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左右,税收100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400余人。
从落地到投产,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安格斯牛肉加工项目的超速推进,是全区项目建设高歌猛进再提速的生动缩影,这种加速竞跑的节拍,贯穿于“十四五”开局之年利州项目建设的始终。
“一季度抓‘开门红’,二季度比‘双过半’,三季度打‘攻坚战’,四季度‘收好官’”。今年来,利州区严卡节点、挂图作战,由领导“挂帅”分线成立指挥部,逐一制定专项方案、落实专项经费、实行专项考核,以点带面推动43个市区重点项目加力加速建设。截至11月底,19个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06亿元,投资完成率93.5%,超进度1.8个百分点。
优化营商环境——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有了政府部门全程提供帮助,工地再次沸腾起来,我们做大做强的信心更足了!”12月24日,利州区龙潭乡鲲鹏上林苑项目建设工地上,塔吊裹挟着轰鸣直冲云霄,混凝土罐车在地面来回穿梭,百余名工人正忙着绑钢筋、搭架、支模。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场景,该项目负责人沈小艳自信满满。
然而几天前,沈小艳还在为公司资金紧缺而犯愁。作为全区“十大”支撑性重点项目之一,因为受经济下行影响,鲲鹏上林苑项目资金运转出现困难。区商务局在走访时了解到该情况后,第一时间会同区国资金融局,联系辖区内5家金融机构进行磋商,不到一周便初步达成了融资协议,有效缓解了资金周转困难。
图为芳香南山鲲鹏度假区。王德强 摄
“项目引得来,更要留得住。提供优质惠企服务,带来的是效率的提升和发展的提速。”像这样持续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的故事在利州大地频频上演。
今年来,利州区采取一系列“软服务”和“硬举措”,让营商环境更具竞争力,让企业更安心。搭建“政企银”合作平台,开设服务“绿色通道”,全力保证融资渠道畅通;定期召开交通、运输、项目三方联席会议,统筹抓好电油气运等要素保障工作,确保重点项目要素供应充足、稳定;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精准兑现减税降费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滚石上山久为功,爬坡过坎纵身跃。随着一个个重点建设项目从蓝图变成现实,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双翼,在跨越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冲刺!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