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以“数字助力,绿色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发表视频讲话,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论坛现场
解振华在视频讲话中表示,加快推进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既是抢占发展先机的重要机遇,也是推动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应着力推动大数据、互联网应用,解决大数据中心能耗问题,引导互联网+低碳生活,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增添动力。
盛荣华指出,当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深入推进,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网络空间日益成为绿色发展的新空间。我们应顺应信息革命潮流,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互联网特色和信息化优势,推动数字化绿色化深度融合,将数字经济的减碳优势与绿色发展的广阔前景紧密结合起来,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助力。同时,要充分运用各类网络平台,创新传播语态,推动形成全社会崇尚生态文明理念,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成为新时代的新风尚。
罗文表示,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能源数字化转型、市场数字化转型,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秀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中国工程院院士、云计算技术专家王坚,原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等发表演讲。
王秀军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将围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数字生活的递进式、跨越性发展,系统扶持相关项目,为数字空间“双碳”项目注入新动力。
论坛发布了三项重要成果:宣布数字碳中和专项公益基金启动筹备;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与中华环保联合会等相关机构、企业共同签署数字碳中和战略合作备忘录;发布《数字空间绿色低碳行动倡议书》。
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由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导,国家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华环保联合会、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委网信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来自政府部门、机构,以及来自能源、电力、金融、电子、互联网等相关行业企业代表,媒体代表等约500人参会。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