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央企西部区域总部汇聚天府新区,不断刷新天际线高度。图为正在建设中的天府新区总部商务区区域。 (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供图)
翼龙无人机,是央地合作推动“中国造”无人机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 (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供图)
从制造,到设计,再到运营、维修,央地合作不断推动四川航空产业高飞,也推动国产民机飞向更广天地。图为航空工业成飞民机ARJ21机头生产现场。(航空工业成飞民机供图)
成都地铁18号线,由中国电建和成都轨道集团成立SPV公司负责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该线起于火车南站,经天府新区后穿越龙泉山至天府国际机场,线路全长69.39公里,全线共设车站12座。图为天府国际机场北站。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供图)
二滩水电站,是上世纪我国建成投产的最大水电站。从这里出发,四川筑坝“水电王国”。发端于此的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不断成就一段又一段央地合作新传奇。图为二滩水电站新貌。 (雅砻江公司供图)
央地合作的“四川故事”在哪里?它在大江大河畔一台台飞速运转的水电机组里。金沙江畔,全球在建最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稳步推进,力争明年发电。加上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金沙江下游4座巨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4646万千瓦,相当于“再造两个三峡”。
它在蓝天白云间一架架展翅翱翔的飞机上。10月29日,成都航空在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接收第23架ARJ21飞机。作为ARJ21飞机的首家运营商,4年多来,成都航空和中国商飞通力合作,让国产民机飞向更高水平。
它在公园城市里一个个清新美好的生活场景中。已建和在建的天府绿道、东安湖公园等一大批项目设计、建设中,随处可见中国交建、中国中冶等央企身影。
新动作,带来更多新可能。11月17日,在国务院国资委主要领导带领下,30余家中央企业负责人组成的“王牌天团”再度入川,赴一场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迟来的年初之约。央地各方希望以此为新起点,更紧密携手,锚定央地合作新高度,续写“四川故事”新篇章。
□雪梨
新使命
央地合作“四川故事”多,新时代被赋予新使命
11月8日,四川能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实现首轮增资扩股,成功引入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增资扩股7.9亿元,开启“专业融合、央地协同、共抓长江大保护”新探索。
一边是四川能投和中国电建成勘院共同出资设立的水资源、水环境产业投资公司。一边是三峡集团开展长江大保护工作的核心实施平台。省国资委主要领导说,这是央地国企合作共抓长江大保护,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次具体行动。
央地合作,顾名思义,是中央企业和地方的合作。更多时候,它表现为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携手落实国家战略,寻求双赢、协调发展。从大开发到大保护,正是央地合作“四川故事”的一个新注脚。
在四川,央地合作由来已久。“一五”时期,数十万人参与修建宝成铁路,让四川有了出川北上的第一条“铁路蜀道”。自此开始,诸多央地合作的“四川故事”散落48.6万平方公里的巴蜀大地上,空、铁、水、公全方位进击,演绎出从“蜀道难”到“蜀道通”的传奇。
三线建设时期,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深入祖国大西南,东方电气、中国二重、攀钢集团等一大批中央企业在四川落地生根,为四川省国有经济、工业经济发展构建起四梁八柱。
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越来越多中央企业参与四川地方经济建设,携手大开发、共谋大保护、共促大发展。四川省委主要领导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中央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坚强基石,是支撑国民经济的顶梁柱,也是助推地方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中央企业积极支持四川经济建设、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灾后恢复重建、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进入新发展阶段,央地合作也被赋予全新使命,迎来更多“必答题”。
如何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捕捉机遇、开创新局,谱写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新篇章?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主力军”“排头兵”的国资国企谋动在前,责无旁贷。
如何深化改革、优化布局,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探索新机遇,拓宽新空间?也将是大力推进央地合作的重要努力方向。
新背景下,此次央地合作迟来的会面,更值得关注和期待。
新成效
央地合作“四川成效”大,深入合作展露新气象
在四川,央地合作成效如何?省国资委近期的一份调研报告勾勒出发展轮廓。
看总量——在川央企数量过百户,资产总额近3.6万亿元。2019年,四川全省国资国企资产总额突破12万亿元大关,在川央企占据近三成。如此规模,重要性可见一斑。
看投资——调研数据显示,在川央企填报“十三五”期间重大项目244个,投资合同额超过1.2万亿元,覆盖基础建设、能源化工、加工制造、旅游游览和房地产等14个领域。截至今年10月,已总体完成近半。
看分布——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超九成在川央企将企业总部设在成都。工程建设类项目超七成集中在成都、甘孜、凉山。能源项目则超六成集中在甘孜、雅安和凉山。
截至目前,已有40余家在川央企与四川省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央地合作凝聚各方力量,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积蓄澎湃力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尽管目前央地合作在四川仍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合作模式较为单一,但创新合作模式,加强产业协同等新变化、新气象已开始显现。
智能交通领域,央地合作加速新产品落地。去年底开通的四川宜宾智轨T1线,是全球首条“智轨”运营线。四川省中车铁投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该系统由中车株洲所自主研发。车辆纯电驱动,不需要铺设实体钢轨,就可通过传感器识别路面虚拟轨道线,实现自动导向。
航空产业领域,央地合作推动合作走向深入。2018年11月,中国商飞上飞院(成都)机头设计中心正式签约落户成都,标志着四川民机产业真正由制造迈向研发设计领域。两年前,整合央地多方资源、以全新机制体制运营的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成立,立志要在四川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高端无人机制造出口基地。位于成都双流的中国商飞大飞机示范产业园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到2035年,将支持260架国产商用飞机运营。
新兴能源领域,央地合作激发更多新探索。其中,东方电气和成都蜀都客车、四川能投、国机重装等一大批企业和部门合作推进的氢能产业探索可圈可点。2018年2月,四川省首个加氢示范站建成投用,搭载东方电气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氢燃料电池客车在成都市郫都区“跑起来”。之后,全省上下围绕全产业链难点持续攻关。截至目前,东方电气建成的西部首条氢能及燃料电池批量生产线已成功投产,具备年产1000套氢能燃料电池的能力,并为四川提供了百辆氢能物流车和客车。
国家电网全力推进川电外送,四川水电外送电量(全口径)去年底突破“1万亿度”大关;中国中铁在川投资上千亿元,建设成都地铁、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西南总部大楼等;中国医药集团在川打造国内最大血液制品生产基地,与川投集团、四川大学、资阳市多方携手在川打造“中国牙谷”……央地合作的“四川故事”,还发生在更多领域、更广区域里。
新空间
央地合作“四川经验”足,机制、平台护航走得更稳
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央地合作还有广阔新空间。而拓展新空间,离不开越来越健全的机制保障和平台支撑。这是央地合作“四川经验”的重要内容。
“进一步完善与中央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探索创新央地合作方式,为中央企业在川投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这是2018年召开的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央地合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明确要求。
去年,省国资委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央地合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成为全国首个专门针对央地合作的政策支持文件。目前,纳入央地合作长效机制范畴的各类中央在川一级企业共103户,涵盖了石油化工、水电开发、航空运输、军工、房地产开发和铁路、电力设计施工等行业企业。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央地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和深化拓展,将逐步纳入更多的中央在川一级企业。
搭建新平台,央地合作也在四川碰撞出更多火花。“四川能否借鉴上海经验,在天府新区建一个央企总部基地?”2018年的座谈会上,一位央企负责人现场抛出的建议,得到多人附议。四川有关方面当场给出回应,积极对接行动。前不久,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国电建西部区域总部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天府新区。而在此之前,这里已陆续汇聚中国中铁西南总部、中国交建西南总部、中国建筑西南总部和中国中冶西南总部等。正在建设的总部商务区区域,也正在不断刷新天府新区天际线的高度。
借助新搭建平台,央地合作的“四川故事”还不断向内渗透、向外延伸。
向内渗透,省国资委总结央地合作经验,大力开展“国企市州行”活动。先后与绵阳、宜宾、遂宁、凉山等14个市(州)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搭建“国企项目合作交流平台”,组织开展项目对接及签约。截至目前,“国企市州行”签约项目协议总金额约1.35万亿元,促进带动一批项目落地。
向外延伸,一方面大力推动国资国企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今年4月,川渝两地国资委在重庆签署“1+ 12”一揽子合作协议,除了两地地方国企外,中铁二院等央企也是重要“座上宾”。广泛邀请央企参与活动,意在提供平台以便企业深度寻找更多适合的新项目,更意在充分发挥他们的资金、技术优势,更好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目前,“国企万州行”等系列活动也正在加紧筹备中。
向外延伸,更表现在搭建平台助力企业平稳健康“走出去”。为推动央地国企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实现抱团发展、互利共赢,四川成立国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发展联盟,选举中铁二院为理事长单位,涵盖了东方电气、四川发展、四川长虹等24户重点国企。推动各大金融机构为中央在川企业的境内外发展扩大授信,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四川每年要召开银企合作交流对接会。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流、商贸产业企业交流合作,实现供需信息对接共享,在四川国资国企的积极促成下,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川藏铁路公司、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等500余家企业组建起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产业发展联盟。
“合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多位业内人士表示,17日下午举行的“落实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川省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座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将成为谱写央地合作“四川故事”的一个新起点。央地合作在四川,也将以此为契机,开启新征程,迈上新台阶。
原标题:锚定央地合作新高度 续写“四川故事”新篇章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