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仁寿:闲置民房焕新颜 文旅打卡添新景
2025-11-10 17:04:5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冯巧凤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总在寻找一处能安放身心、治愈灵魂的角落。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一间间曾经被岁月遗忘的闲置民房,正以守旧魂、添新韵的姿态,悄然完成一场华丽蜕变。它不再是记忆中斑驳的旧影,而是化身为一处处美学空间,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

“茉白1889”新中式美学茶空间 摄影 潘帅

  变“遗忘”为“创收” 把老宅变地标

  飞泉山的风掠过黛色山脊,落在青灰瓦顶木质结构的院落。谁能想到,飞泉山脚下这座建于1889年的老宅,如今成了刷爆社交平台的“茉白1889”新中式美学茶空间,吸引无数人前来打卡,新旧碰撞的改造书写了闲置民房活化的范本。

  “当时只看到飞泉山斜坡上的老宅脊梁,就知道这是我们要找的地方。”茉白1889负责人郑海洋讲述的回忆里藏着与老宅初见的心动。彼时,他和另外3名合伙人四处寻觅一处能安放创作初心的空间,直到脚步停在飞泉山的这座老宅前,便再也挪不开。一眼定情后,他们当即约见房东,敲定10年租约,一场与老建筑的“双向奔赴”就此开启。

  改造之初,老宅内部是隔墙残垣、杂草丛生。郑海洋和团队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边设计边打造”,耐心与时间博弈,呵护着老房子的“旧魂”。

  “最困难的是在保留‘旧魂’的同时注入‘新意’,让‘新’与‘旧’在这里自然对话,而非生硬拼接。”郑海洋说,为此,团队巧思不断,巨大的“月亮”装置点亮庭院,屋顶音乐会让星光与旋律共舞。简约家具与老物件和谐共处。原本废弃的角落被巧妙地改造成一个个充满仪式感的打卡点。

  这份用心不仅打动无数访客,也赢得房东的认可。“打造完成之后,房东特别喜欢,经常带着外地亲戚朋友来打卡。”郑海洋笑着说,茉白1889自今年国庆假期试运营以来,人气爆棚,青灰瓦下、茶香萦绕间,快门声此起彼伏,定格着老宅的新生。

  除了极致的美学体验,这里的烟火气更让人留恋。茶空间里不仅飘着茶香,更氤氲着菜香。每天一早,团队便忙着准备新鲜食材,热销的松茸炖鸡选用周边农户的土鸡,既让客人尝到香味,也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让老宅活化的价值延伸到更广阔的乡村田野。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喜欢乡村,而是需要一些符合其审美点的风景。”郑海洋的初心简单而纯粹,“我们希望在青山绿水间打造一个让人放松身心、感受美好的地方。”如今,茉白1889已然实现这份期许。通过一场充满温度的改造,老建筑重焕生机,这也证明闲置民房蕴藏着巨大潜力。

归野茶室 摄影 潘帅

  变“浪费”为“利用” 让小院活乡村

  在仁寿县宝马镇洪水村,另一处闲置民房的焕新故事也在同步上演。

  “我真没想到,在仁寿的乡村里,能有这样舒服的茶室。”11月9日,从眉山驱车而来的游客黄萌露在“归野茶室”的焦糖帷幔与烤橘子香气中感受到初冬的暖意。

  “我们会根据节日、时令更换布置,比如立冬就加入烤炉与暖调装饰,希望每位客人任何时节来,都能体验到不一样的松弛感。”归野茶室负责人汪易笑着说,从软装色调到干花搭配,每个细节都反复调试,力求贴合季节气息,打造让人记住的“乡村符号”。

  时间倒回到2024年10月,汪易、王展两名年轻人来到洪水村,租下一处闲置民房,打造梦想中的小院。

  “我们的小院叫归野茶室,就是希望更多人能和我们一样,回归到最质朴的生活状态,清晨迎来朝阳,傍晚欣赏夕阳,感受自然与诗意。”刷墙、铺石子、打磨细节……茶室里的一砖一瓦都是亲手打造的,所有的工具都是慢慢摸索着使用,从梦想到现实,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些看似琐碎而辛苦的工作,在他们看来,却是一种享受,因为每完成一个细节,离心中的理想空间又更近了一步。

  如今,归野茶室不仅吸引成都、眉山等地的游客,更成了洪水村“活”起来的“引子”——宝马镇政府还特意打造一条“彩虹路”,将归野茶室与周边的稻田、果园、村落串联成线,原本寂静的乡村小道如今成了游客打卡的“风景道”。

  更让人欣喜的是,归野茶室的“火”,点燃周边村民和创业者的热情,隔壁闲置的农房被改成主打农家菜的“乡野小厨”;沿线打造500亩油菜花、向日葵观光带,200亩紫色贝贝瓜种植采摘基地以及50亩生态钓场,让游客可从“路边看景”变成“田间体验”。

  “看到村里越来越多业态跟着兴起,比我们的茶室火了还开心。”聊起下一步规划,汪易眼里亮着光,语气里满是期待:“后面打算拓出户外区域做水上项目,再配套团建、亲子活动,让大家不仅能‘躺平’,还能扎进乡野玩起来,把归野变成更暖的‘乡村歇脚处’。”

  汪易说,他们的目标从来不是“独美”,而是想让归野茶室成为一个“窗口”,让更多人看见乡村的美,也让更多乡村资源被激活。他希望未来的归野不只是一个打卡地,更是能让游客慢下来、住下来,让村民富起来、笑起来的“乡村客厅”。(文 刘润红 郭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