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安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2021-11-12 17:51:08来源:中国警察网编辑:邓超责编:胡晓萌

精心谋划 精细部署 精致落实

四川公安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第二批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四川省公安机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公安部党委决策部署,狠抓“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为群众真办事、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增强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坚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四川公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严格对标中央和省委、公安部党委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将办实事活动作为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有力抓手。  

  高站位谋划。副省长、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叶寒冰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相关事宜,研究审定《全省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对活动开展作出全面安排部署。  

  高标准推进。结合四川公安工作实际,四川省公安厅围绕防范化解风险、巩固脱贫成果、保障民生需求、深化政务服务、推进基层治理、增进民族团结等6个方面推出20项为民行动,迅速掀起为群众办实事热潮。  

  高质效落实。四川公安将办实事活动纳入教育整顿12个联系指导组的重要日程、列入省厅绩效考核主要内容,按照“定事、定人、定责、定时”要求每月一统计、一会商、一通报,确保把为群众办实事的庄严承诺落实好、兑现好。  

  坚持民意是最实的导向  

  四川公安将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积极倾听民意、了解民需、深问民计,确保教育整顿靶向精准、有的放矢。  

  多层级调研。为及时回应人民需求,叶寒冰多次深入成都、甘孜、阿坝等市州调研,厅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分别深入联系市州、分管领域、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掌握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多角度倾听。各级公安机关邀请包括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警风警纪监督员、民营企业家、律师、媒体工作者、基层公安民警等在内的社会各界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对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执法办案、队伍建设、服务群众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全面掌握人民群众所思所盼。  

  多渠道收集。全省公安机关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作为推进教育整顿的的切入点,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围绕“开门搞整顿”“万名机关民警下基层上一线”“六进六边”“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函、问卷调查表等多种方式,系统了解群众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第二批教育整顿以来,共收集汇总群众意见建议90余条。  

  坚持民生是最深的情怀  

  深入践行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四川公安把扎实推进教育整顿与履行好公安机关职责使命紧密结合,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深化户政管理改革。四川公安在全国率先实现“川渝黔”跨省户口“一站式”迁移 “跨省通办”,群众由“跑三次”变为“跑一次”,累计办理跨省“一站式”户籍迁移业务达6万余人次。 

  优化证件办理程序。四川公安持续实施公民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政策,为15万余名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同时推出6项便利老年人办理出入境证件举措,为7200余名老年人提供出入境证件办理服务。此外,四川公安上线运营12367出入境管理服务平台,共接受群众来电咨询1万余人(次),首呼解决率98.6%,群众满意度97.21%。  

  细化交通管理措施。四川公安推行川渝两地电子监控违法处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信息查询等13项公安交管业务实现网上通办、异地可办,并开展典型事故案例、终生禁驾人员等“五大曝光行动”,集中约谈安全风险突出运输企业,四川“警交联动”创新做法得到肯定。 

  坚持民安是最高的追求  

  四川公安坚持教育整顿与公安业务两手抓两促进,以教育整顿促进提升维稳护安的能力,用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的实效检验教育整顿成果。  

  当好打击犯罪的“战斗员”。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全省公安机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护旗”系列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新型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  

  当好社会秩序的“守门员”。为坚决遏制本次省内新冠疫情蔓延,四川公安第一时间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数据支撑,维护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各地公安机关办理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3000余件,移送起诉2000余件,案件数同比上涨89%,创历史新高。全省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公安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化解中央、省信联办交办重点信访案件,化解率99.45%,切实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想办、难办的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