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防汛速度”跑赢8场山洪泥石流
2021-09-10 19:17:5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唐浩博责编:胡晓萌

  国际在线四川消息(廖宇 实习生 黄秀芝):2021年汛期,甘孜州九龙县三岩龙乡发生“6·15”“6·25”“8·22”“8·27”四次降雨,炉霍县发生“7·5”“7·6”“7·9”“7·10”四次降雨。为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甘孜州强化监测预警、巡查值守和避险转移等各项措施,县防指统筹协调,各部门团结协作,各负其责,切实把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落实到村组户人,有效避免人员伤亡。

甘孜“防汛速度”跑赢8场山洪泥石流_fororder_九龙县柏林村提前组织群众实施避险措施-供图-四川省水利厅

九龙县柏林村提前组织群众实施避险措施 供图 四川省水利厅

  “人防+技防”织密监测预警网

  监测预警是防汛减灾的第一道防线。每次灾害发生前,水利、应急、自然资源、气象等省级部门强化会商分析,提供技术支撑,及时发布气象风险提示和山洪灾害预警。州防汛办及时转发相关信息到涉及各县(市),并要求加强值班和危险区责任人巡查、监测,压紧压实人防责任。县防汛办立即通过山洪灾害预警平台等灾害防御系统“点对点”发布预警短信,并利用电话、微信、QQ等通知山洪灾害危险区行政责任人做好防范应对,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确保雨水情及时传达到县、乡,村三级防汛责任人,为转移打好提前量。

  “演练+转移”锻造防汛“金钥匙”

  转移避险和应急演练是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金钥匙”。防范应对8场山洪泥石流过程中,九龙县和炉霍县派出消防、电力、通讯等应急救援前置队伍驻扎乡镇,配合受威胁群众提前做好避险撤离准备。乡镇党委政府根据预警信息果断下达转移指令,乡村干部、危险区责任人利用配发的手摇报警器、铜锣、口哨、喊话器等逐户敲门通知场镇群众紧急转移,群众按照汛前开展的应急演练路线井然有序转移,累计将414户2265人全部转移至安全地点。

  “挡墙+堤防”铸就生命保护线

  基础设施是山洪灾害防御的第一道屏障。炉霍县上罗镇投入资金800万元修建的山洪泥石流防护挡墙2189米、堤防2488米以及九龙县三岩龙乡修建的80米山洪泥石流防护挡墙,有力阻挡了山洪泥石流大量冲积物,发挥了巨大的抵挡改线作用,成功保护200户1620名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该项目工程在突发性灾害面前发挥了显著作用。特别是炉霍县村民四郎志玛和杨金秀的房屋离药药沟口不足两百米,在如此巨大方量的山洪泥石流下,他们的房屋得以保全,得益于2021年6月13日才建好的药药沟80米防护挡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