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一场羌族传统祭祀活动在四川省阿坝州茂县中国古羌城举行,600余名演员展演的《祭·礼》活动,将羌族的释比唱经、迎宾礼乐、羌歌、羌舞、成人之礼等诠释得淋漓尽致,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围观。
活动现场 摄影 张黎萍
本次活动是今年“瓦尔俄足”节的分项活动之一,以“感恩、和谐、未来”为主线,突出“坚强奋进、走向未来、以人为本、庄重简朴”的基调,活动内容贴近群众、贴近生产生活,展示了茂县新家园、新生活、新气象、新面貌。
羌族释比老人带领展演队伍手持太阳馍馍、月亮馍馍、艾草菖蒲结伴前往祭祀 摄影 何刚
活动现场,羌族释比老人带领展演队伍手持太阳馍馍、月亮馍馍、艾草菖蒲结伴前往祭祀。妇女队伍中,多名羌族阿妈正在给参加成人礼的女儿们梳妆打扮、佩戴首饰、讲述往事、领唱老歌,行成人礼,并把云肩佩在肩上,香包挂在腰中,告诉她们将要担负家庭、社会责任,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从而获得新的人生角色。所有参展人员还抛洒五谷,以示许愿祈福,祈福羌山大地水土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安康。
现场羌族歌舞演出 摄影 黄强
在中国古羌城羌王官寨里,自成都的大学生史果正和同伴谭思睿交流着这场羌族盛宴。史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里的羌文化十分浓郁,凤光十分秀丽,老百姓十分友善。尤其是中国古羌城建筑特别雄伟,让我们十分震撼。另外,中国羌族博物馆里的许多古羌族文化遗迹,萨朗舞、推杆、瓦尔俄足等这些非遗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我们还专门从成都带了汉服过来,想在这里留下我们大学生涯的完美旅程。”
成都大学生史果(左)、谭思睿(右)着汉服在中国古羌城游览 摄影 张黎萍
“瓦尔俄足”节,是由羌语谐音而来,俗称“羌族妇女节”,是羌族妇女为祭祀天上的歌舞女神萨朗姐而举行的活动。该节日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羌族地区独一无二的文化习俗,是羌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祭祀活动现场 摄影 何刚
据了解,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羌族同胞都会举办瓦尔俄足节,通过萨朗篝火晚会、白石文化节画面石主题展示、羌绣、服饰展示、羌笛、口弦、多声部展演,把具有独特民俗文化内涵和地方文化品牌的“瓦尔俄足节”展现给广大游人。
《祭·礼》展演现场 摄影 何刚
祭祀活动现场 摄影 黄强
活动现场成人之礼展演 摄影 何刚
祭祀活动现场 摄影 何刚
活动现场的中国古羌城开城仪式 摄影 黄强
活动现场 摄影 张黎萍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