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居民的幸福:在城市更新中品味美好生活
2021-03-09 09:38:13来源:成都日报编辑:邓超责编:胡晓萌

(转载)老小区居民的幸福:在城市更新中品味美好生活_fororder_593de2b5-d782-4f30-aa48-959f23d3b292

富有设计感的建筑外墙

  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

  作为全面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是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以系统谋划规划为引领,以重大示范性工程为牵引,全力实施老城区成片连片更新,统筹推进城市功能、产业、环境、品质综合提升,传承历史文化,改善人居环境,让市民家园更有颜值、市井生活更有品味、社区服务更加完善。

  实施成片连片更新

  编制更新规划和项目计划。编制各区(市)县更新规划及更新单元实施规划,梳理成片更新项目,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打造城市有机更新示范工程。持续推进天府锦城、锦江公园、一环路市井生活圈等高能级项目建设;加快建设TOD示范项目;每个区(市)县至少实施1个城市有机更新示范工程。

  推进产业、业态和功能综合提升。逐年推进全市217个老旧片区有机更新项目建设;同步加快构建“15分钟公共服务圈”,打造“邻里人家”生活服务综合体。

  保护传承城市文脉。统筹实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文保单位和工业遗产等保护利用,推动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有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提升街区风貌和环境品质。实施锦江公园子街巷综合提升,实施“金角银边”剩余空间场景营造。

  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开展城乡老旧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消除D级危房安全隐患。

  完善政策技术体系。出台城市更新设计、剩余空间更新规划设计导则等技术标准。

  推进分类更新改造

  开展老旧小区摸排评估;加强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引领;打造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推进老旧小区分类改造提升。

  健全发展治理服务体系

  健全老旧社区治理机制。推动成立业主大会、院委会等小区自治组织及各类自组织,推广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

  优化便民服务供给。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大力发展社区商业,推进社区服务功能设施全覆盖。

  持续推进老旧社区“微更新”。积极引导各方力量参与,对社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家门口”小微公共空间进行“针灸式、精细化”更新改造。

  “放眼打量猛追湾的街巷,就像翻阅写满字迹的纸页;而望平街会告诉人们应该对猛追湾思索的东西,它就像一块反光的镜子,通过它变化的今日风貌,唤起人们对它过去的怀念。”——这是成华区新鸿小区住户黄毅在朋友圈发的文字。

  作为一个工作和生活在成华区的市民,他直言见证着这里的更新与变化。

  曾经的猛追湾

  变得文艺又时尚

  “说起猛追湾,上年纪一点的成都人都知道,这等于是‘游泳池’的别称。而现在,我们年轻人心目中的猛追湾,多了一分时尚和文艺。”走在猛追湾滨河路上,黄毅侃侃而谈。

  和黄毅一起走在猛追湾滨河路,成华“工业记忆”和猛追湾“城市乡愁”的印记处处可见;而对锦江绿道和滨水空间、特色街区的同步规划,让这里有了“绿道+休闲配套”“绿道+新消费场景”的多元呈现。

  原有的机动车道,如今是慢行空间;曾经的河边茶铺,拥有了形象统一的高品质外摆区。而前卫的小店和传统的铺子和谐地共处一街;喝茶的叔叔阿姨和喝咖啡的年轻人,一起在阳光下享受美好生活。

  早在2019年亮相时,猛追湾就已成为了“网红”,大火了一把;时至今日,这里的人气依然不减。不管是设计感满满的几何书店,还是吃货们的天堂香香巷,都是人气满满,秘密就在于消费场景、办公场景、居住场景形成的三景融合,为片区注入全天候全周期的活力人群。如今,这里已经形成以小店经济、首店经济、夜间经济为主打特色的活力街区,成为“太古里—猛追湾—东郊记忆—北湖公园—熊猫基地”精品旅游轴线核心节点。

  望平街“姐妹篇”

  续写精彩“第二季”

  “街巷们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祥和里的角落、香香巷的气味、改建扩张的扶手架、找不到地址的纸箱厂里。每一道印记都是时间给望平街刻下的回忆。”一边走,一边拍照,诗意的句子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从黄毅口中说出来。

  “假如说猛追湾滨河路是开篇的话,那么望平街就是第二季。很明显,‘第二季’没有让我失望,不错,哈哈哈。”黄毅口中不错的望平街,在去年进行的城市更新中,给沿街建筑外立面全部穿上了“新外套”——或者采用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红砖元素,或者结合建筑特色采用了简洁明快的白色系。店招也是精心设计和制作,看得出来每一个都是“定制款”,既有时下流行的“港风系”,也有非常小清新的“文艺范儿”,当然还有最体现成都特色的竹元素……

  除了“颜值”,这条焕然一新的街道也植入了不少文化元素。可以明显看到的是,时尚的设计感之下,依然延续着工业文化、东郊记忆等这片区域特有的文化因子。

  “我觉得现在的城市更新很好,不是简单地、千篇一律地为街巷‘换上新装’就完事,而是去追溯它们的历史、文脉,发掘和呈现它们的特质,千街千颜、万巷万味,让人觉得很有意思,不雷同。”黄毅说,这应该就是城市更新的全新版本。

  故事背后

  52个街坊(巷)和13个示范片区

  将要实施“焕颜手术”

  如何更好地推进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2021年工作内容已制定出炉。

  今年全市启动

  不少于50个成片更新项目

  今年,将以天府锦城、锦江公园、一环路市井生活圈等重大项目为抓手,持续打造城市有机更新示范性工程,全市启动不少于50个老旧片区有机更新。

  在老旧片区有机更新方面,加紧编制更新规划和实施计划。尽快出台《成都市城市有机更新总体规划》《成都市老城区有机更新专项规划》,编制各区(市)县更新规划及更新单元详细规划,梳理形成成片更新项目,制定实施计划,确保每个更新单元启动不少于1个成片更新项目,2021年全市共启动不少于50个成片更新项目。

  加快推进重大示范性工程建设。抢抓大运会“办赛营城”机遇,加快推进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和“两环八线十三片”街巷游线体系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祠堂街、四圣祠等52个街坊(巷)项目建设,全力营造高品质文商旅融合新场景。统筹推进一环路市井生活圈整体改造提升,持续推进13个示范片区建设,策划推出一批特色主题活动。

  57条锦江公园子街巷

  要实现“焕颜”

  与此同时,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制机制,加大对街巷肌理、重要建筑、原生树木、记忆节点的保护力度,持续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名录认定、挂牌和测绘建档工作。统筹实施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文保单位和工业遗产等保护利用,实施少城、文殊坊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推进历史建筑、文保单位修缮利用34处。

  持续提升街区风貌和环境品质。持续打造特色街区,推进既有建筑风貌提升和“第五立面”改造,完成特色街区21条、既有建筑风貌提升项目32个。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锦江公园子街巷综合提升57条,提升道路绿化品质390条,实施建设社区绿道1000条;推进小游园、微绿地建设60个,改造提升老旧公园38个,完成“金角银边”剩余空间更新利用200个。实施“两拆一增”点位整治1000个,背街小巷环境品质提升128条。

  持续推进

  老旧社区“微更新”

  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开展老旧小区摸底排查和分类评估。对2004年前建成的失养失修失管、配套设施不完善、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老旧小区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和分类评估,对“十二五”以来已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进行“回头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进一步完善提升的老旧小区点位,对未实施改造的老旧小区进行分类评估,合理确定改造项目,制定实施计划。

  打造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统筹推进更新项目片区及周边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打造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典型示范项目,每个区(市)县至少完成1—2个示范项目建设。打造地域特色文化示范小区(院落),中心城区各区不少于3个,其他每个区(市)县不少于1个。引导创建园林式居住小区200个。

  推进老旧小区分类改造提升。开展老旧小区建筑安全隐患专项治理,推进老旧小区内部排水管网普查及病害治理、阳台(屋顶)污水治理和雨污分流改造。按照“先自治后整治”原则,分类实施313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完善提升,推进小区环境整治和绿化改造提升,同步建立老旧小区管理长效机制。推进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800台。

  持续推进老旧社区“微更新”。建立共商共建机制,搭建公共交流平台,积极引导各方力量参与社区“微更新”,实施“微更新”项目75个。

  连线代表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

  保留和发扬成都的城市特色

  “城市建设,以人为本。成都此次提出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不仅符合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满足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的时代背景,更是深入推进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举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表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她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首先是要深入开展评估。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技术研究和标准编制,建立健全常态化、全周期的评估机制,做好城市体检、小区评估等工作,充分了解城市或老旧小区的环境质量、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基本信息,并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做到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其次是要加强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保护。”冯远表示,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既要注重提升功能,又要注重延续历史文脉,塑造城市时代特色风貌:“建议进一步扩大历史文化保护内涵,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管理和监督机制,尽量保留和发扬成都‘天府文化+新一线城市+市井烟火’的城市特色。”

  此外,冯远还建议要系统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和服务水平的关键要素,关系到我们能否顺利舒适地参与到社会各项活动中,理应成为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内容,建议加强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审查工作。同时要着力搭建平台,吸引多方参与。要系统界定和规范政府、市政公共服务部门、商业机构、居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制定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相关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相关技术研究和推广。”

  专家声音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副会长、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纯:

  城市更新不只市井烟火更是未来都市

  “中国城镇化率在2019年首次突破60%后,标志着我们未来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因此城市更新是未来全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成都目前的城市更新实施情况,理念、方法和规模都处于全国前列,但也需要不断实践探索和创新完善。”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副会长、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纯表示。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要实现“人、城、境、业”的高度融合,和谐统一,在此背景下,城市更新该怎么做?李纯认为,城市更新要通过完善功能设施,丰富街巷界面,挖掘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重新激活老旧空间活力,培育孵化相关产业和街巷生活,实现城市地域性的重塑;要培育未来场景,通过与新城建紧密结合,借助5G、VR、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在“街区+社区”广泛植入数据采集设备,同时构建数据运算平台,完善数据运维的确权立法,实现对城市更新的科技赋能,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时代的城市街巷场景;要配合社区计划,城市发展的本质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追求的美好生活,“但要让城市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仅有空间、产业、技术和场景还不够,更根本的要素还是在人,尤其是与未来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合的市民提升计划,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积极开展社区营造,助推从城市居民向现代市民的转变,从而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她说。

  “目前,我们的城市更新模式多为自上而下,比如通过打造一环路市井生活圈等牵引工程、示范项目来推进。未来希望能够进一步灵活政策机制,创新更新模式,让城市更新不仅有市井烟火气,也要有国际大都市的仙气。”李纯建议道。

  本报记者 袁弘 文/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