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贡井区:栀子产业园里“致富花开味更浓”
夏日时节,栀香沁人,自贡市贡井区长土街沙罗村的160亩栀子花迎风绽放,芳香四溢。在灿烂的阳光下,漫山遍野的栀子花犹如散落山头的皑皑白雪,点缀着碧绿的山林,在当地乡村振兴斑斓画卷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栀子花开芳香四溢 供图 自贡市贡井区委宣传部
沙罗村的160亩栀子花迎风绽放 供图 自贡市贡井区委宣传部
栀子花盛开 供图 自贡市贡井区委宣传部
从荒芜土地到“花开一片”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如何从发展内生力乏力的传统生产方式中蹚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径,沙罗村下足绣花功夫。
“以前,这些山都是荒山,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近年来,我们结合本村实际,推动土地有序流转,引进黄栀子种植,着力培育可持续、可循环发展的绿色高效产业,昔日的‘荒山’变成现在的‘金山银山’,同时也保护了‘绿水青山’。”沙罗村党支部书记胡婷婷介绍道。
黄栀子又名山栀子,既是花卉,又为常用的中药材,根、叶、果、花都可以入药。它结出的果实还可以作为天然色素产物,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天然食品添加剂之一,已广泛运用于食品、果酒、饮料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药品工业。
四川沙罗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黄栀子的现代农业企业,采用“公司+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发展黄栀子产业。沙罗村连片种植的栀子花,把多年荒废的丘陵地和撂荒地充分利用起来,变成“聚宝盆”,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加收入。
栀子花含苞待放 供图 自贡市贡井区委宣传部
村民在栀子产业园除草 供图 自贡市贡井区委宣传部
从“家门口就业”到赋能农旅融合
6月23日一早,沙罗村村民张建书、黄德芳一早来到栀子产业园除草、施肥,观察栀子生长情况。“现在正是栀子花的花期,花谢了就开始长栀子果,等到10月中旬就可以采摘了。我基本上一年都在这里务工,算下来,一个月平均能挣到2000多元。”65岁的张建书乐呵呵地说道,他没有想过还能在家门口成为“上班族”。
村支书胡婷婷说:“160亩地租出去,一年可以为群众增加10多万元的收入。”
“除此之外,我们还与沙罗村联合深挖当地特色资源和民风民俗,在栀子产业园周边建有紫荆园、采摘园、孔雀园、垂钓区,以花为媒将农户闲置房屋改造为民宿,游客可以来沙罗村体验农事采摘、观光旅游等活动,带动村民自家土特产出售、闲置房屋出租和就地务工,既增加了村民收入,也为长土街打造特色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品牌赋能。”四川沙罗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詹彪介绍。
再过几个月,就是栀子产业园的收获时节。闻香所寻,一片一片强村富民的栀子花开味正浓。(文 程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