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凉山|凉山彝家火把节盛大“朵乐荷”掀高潮
2021-08-05 10:16:39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邓超责编:胡晓萌

  火把节是凉山彝族众多传统习俗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世代相传的民族盛大节日,历时三天三夜。

  火把节在凉山彝族的彝语中称为“都者”。“都”是“火”的意思,“者”引申为“节日”之意。

  千百年来,凉山彝族聚居地区都有火把节,主要分布在“所地”“阿都”地区的布拖、普格、金阳、昭觉、宁南、会理、会东、德昌、西昌等地的彝族村寨。其中,布拖县的拖觉区、衣某区、西溪河区和普格县的小兴场区、西洛区、洛乌沟区、螺髻山镇等地彝族村寨的彝族火把节传承最为完整。

  凉山彝族火把节可分节前准备和节日两个过程。节前准备是为迎接火把节到来所进行的各种民间筹备活动,而节日则为连续的三天活动过程。火把节第一天主要是杀牲祭祖,各家团聚进餐,傍晚后打火把游照田间;第二天是节日的高潮,热闹而隆重,当日一大早,村村寨寨男女老幼穿上节日盛装,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会聚到火把节集会地,参与或观看摔跤、赛马、斗牛、斗羊、斗鸡等民间体育竞技活动,同时,弹口弦、弹月琴、吹马布、吹葫芦笙、吹竖笛、唱山歌情歌,其中的“朵乐荷”是凉山彝族火把节中由女子集体表演的歌舞形式,传说“朵乐荷”最早出现在狩猎时代,男人们打猎归来,围起火堆,妇女们跳舞相悦,如今的火把节中,浩大的“朵乐荷”歌舞场面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姑娘们手撑黄伞,相牵围场走圈;第三天,彝语称“都沙”,意为“送火种”或“送节”,主要活动是焚烧鸡翅毛、股骨,祝家人平安吉祥。(记者 何勤华 整理)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