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古蔺县精准修复生态 赤水河畔绿植成荫
2021-03-26 20:12:0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唐浩博责编:胡晓萌

  国际在线四川消息:为加强对赤水河的保护,近年来,泸州市古蔺县积极开展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长江干支流沿岸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

  2019年以来,古蔺复垦规模达114.0593公顷,复垦耕地56.166公顷,林地、农村道路等57.8933公顷,累计完成长江干支流沿岸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点48个,修复面积35.71公顷。

  因地施策 精准修复

  位于泸州市古蔺县马嘶乡的废弃石灰石矿场,离赤水河仅有9.15公里,由于碎石和矿渣太多,地表裸露,大片土地未得到有效利用,当地群众对此颇有怨言。

  2020年,古蔺县组织相关专家实地踏勘,制定修复方案。古蔺县采用“建筑拆除+土地平整+覆土复垦”的方式,对该废弃矿场进行生态修复,在矿场内共计穴植刺槐125株,穴植常春油麻藤405株,在该区域覆耕植土,覆土后进行培肥,确保土壤具有较好的肥力。

  同时,古蔺县聘请四川省一一三地质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设计,通过集中会商、查阅资料等方式,逐一分类处置,制定“一矿一策”修复档案台账,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原则,编制完成《古蔺县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10km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2020年3月1日,泸州市对古蔺县的48个废弃露天矿山治理情况进行认真细致严格的审查,通过连续两天的全覆盖踏勘和审查,项目通过最终验收。

  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工程师詹勇认为,古蔺县长江干支流10公里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采用自然和工程修复措施相结合、人工造林和播种草造林共同实施的方式,达到迅速复绿,全面复绿的效果,加速了生态系统的恢复,缓解了当前水土流失的困境,维系了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为废弃矿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植被成荫 环境彻底改善

  古蔺县东兴镇姚家村废弃石灰石矿场,离赤水河仅有6.9公里,矿场内高低不平、土块凌乱,上面时常有滚石掉落,地表上裸露着大量的碎石和矿渣,不仅对周围群众的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对赤水河也存在一定污染。

  从2020年11月开始,古蔺县双管齐下,一边通过清除危石、削坡整形、栽种植物等方式,对矿场进行治理,一边采取土地平整、客土回填、植被重构等措施,对土地进行复垦。

  如今,矿场内不仅栽种了油麻藤816株、麻竹80株、刺槐512株,有效缓解了土壤流失问题,消除了滚石、崩塌等安全隐患,还平整地面恢复林地2.3亩,复垦耕地15.83亩,复垦林地19.02亩,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再次利用。

  古蔺县委书记李万忠表示,古蔺县将持续抓好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苦干实干,久久为功,用实际行动保护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助力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文 柯云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