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发布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规划纲要
2021-02-08 11:29:3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冯巧凤责编:胡晓萌

发布会现场 供图 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宣传处

  2月5日,成都高新区举行首批金熊猫人才需求榜单全球发布会,现场发布《成都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规划纲要(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以及《成都高新区“金熊猫”创新发展指数(2020)》。

  成都高新区此次发布的《纲要》明确,按照“一个目标、两大突破、三大路径、四个引擎、五个一流”的总体部署,将成都高新区建设成为全球人才荟萃、顶尖企业云集、城市秀美宜人、文化思想繁盛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在全球舞台上肩负起前沿技术突破和高科技产业国际竞争的国家使命,在更高的层级上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争创“五个一流”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纲要》明确了“一个目标、两大突破、三大路径、四个引擎、五个一流”的总体部署和三个战略定位,即锚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总目标,聚焦高科技产业园区在科技和产业两个维度的主要使命和核心特征,聚力实现由区域性创新高地向全球性创新枢纽突破、由优势产业集群向世界级产业集群突破,在科技创业、产业升级和生态营造三条路径发力,聚焦技术、人才、资本和数据四大关键生产要素,形成支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强力引擎,努力实现创新一流、产业一流、创业一流、开放一流、环境一流,将成都高新区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科技创新中心、原创多发的新兴产业高地、智美宜居的公园城市典范。

  具体而言,“五个一流”包括汇聚国内外顶尖人才,大力创建国家实验室,加快布局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国家级创新中心,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全球颠覆性创新策源地;建设数字经济新高地,构建优势产业生态圈,布局高成长未来产业,培育世界级领袖企业,打造高精尖产业集聚地;围绕科技创业构建全链条孵化体系,做强创新创业的资本驱动力和文化驱动力,打响乐创品牌,集聚乐创派群体,打造成为乐创派创业的首选栖息地;深化自贸区改革试验,建设优化中欧、中日、中韩、中新“四平台”载体,高标准建设成渝科创大走廊,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建设全球优质资源引力场和立体化开放标杆地;建设赋能型智慧城区,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打造公园城市样板区,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创新型城市承载地。

  《纲要》还明确全面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两步走”战略目标,到2025年,初步具备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基本架构和核心功能;到2035年,全面建成以领创宜居为特色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发布“金熊猫”创新指数  “十三五”期间创新能级持续提升

  作为首批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和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历经30余年发展,经济规模快速壮大、产业基础更加扎实、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对外合作持续深入,已经具备了冲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基本条件。

  发布会现场,成都高新区还对外发布了与中科院战略研究院高新区研究中心联合编写的《成都高新区“金熊猫”创新发展指数(2020)》,通过提取成都高新区2016年到2019年的统计数据,对成都高新区201年-2019年的指数进行测算。

  指数显示,2016年到2019年,成都高新区创新指数从基数100增长到171.2,创新发展成效显著,园区发展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在31个指标中,有30个指标较2016年提升,其中22个指标连续三年保持增长势头。创新驱动与自主研发能力、技术变革与话语引领能力、开放合作与国际影响能力三个分指数增长幅度较大,分别从基数100增长到207.9、167、214.1。

  “十三五”期间,成都高新区构筑形成了“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的全国双创区域引领新格局。五年来,成都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连续增长,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705家;发明专利授权数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12.7件,有效发明专利累计达18865件;市场主体、企业注册数不断增长,集聚市场主体超23万户,企业超15万家,其中,科技型企业超5.6万家;人才规模较“十二五”期末翻一番,总数超60.59万人,人才竞争力排名全国第6;诞生科创板上市及过会企业5家。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起点,成都高新区将抢抓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全面开启“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加快推进《纲要》内容落地落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文 申巧巧)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