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来回奔波 川渝两地群众“一站式”迁户
2021-01-13 09:30:05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邓超责编:胡晓萌

(转载)告别来回奔波 川渝两地群众“一站式”迁户

1月11日,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新牌坊派出所户籍身份证办理大厅,达州人颜小双从户籍民警手中接过新办的户口本。 何赛格 摄

  编 者 按

  “川渝通办”好消息不断。在两地共同推动下,去年底,《川渝通办事项清单(第一批)》涉及的95个事项实现线上全网通办和线下异地可办;今年初,双方又共同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

  “川渝通办”如何办?系列举措为两地群众带来哪些实惠?四川日报全媒体携手重庆日报,推出“川渝通办·共享便捷新生活”全媒体策划,将围绕川渝两地户口迁移、企业注册登记、城市公积金互认互贷等公众关心的事项进行现场探访。敬请垂注!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伍力重庆日报记者周松

  川渝两地人文同根,人员交流频繁。据四川省公安厅基层基础工作总队统计,无论是外省籍人迁入四川还是四川人迁到外省,最多的均为重庆市,每年相互迁移约7.5万人。“川渝通办”启动后,两地群众获得哪些“红利”?近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联合重庆日报记者,奔赴两地基层派出所实地探访。

  【直击】从排队到办结用时30分钟

  1月12日,成都市公安局新都区分局桂湖派出所内,市民吴承刚高兴地从民警王姣手中接过崭新的户口本。从排队到办结,不过30分钟左右,困扰吴承刚许久的问题就此解决。

  37岁的吴承刚是重庆北碚人,在新都工作10年,娃娃跟在身边。“一直想把户口迁到新都来,可一想到来回路程,中间还有各种手续,心里就打了退堂鼓。”吴承刚坦言,眼看娃娃要上学,户口问题不能再拖了,这才下定决心要把户口迁来。

  当天到派出所里一问,吴承刚喜出望外。“目前川渝两地已开通‘一站式’户政业务办理,申请人只需到派出所提交申请材料即可。”王姣介绍,吴承刚办理的是积分入户业务,在提交积分入户通知单、原户口本、身份证、房产证等资料后,30分钟左右就办下来。

  据新都公安办证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局所辖16个派出所全部开通“一站式”服务办证点,均可办理川渝两地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业务。自业务开通以来,共办理成渝两地户政业务173人。

  同样受益的,还有颜小双。大学毕业后,达州人颜小双就留在重庆工作。“此前从未在意过户口问题,直到上周给孩子报名上学,才发现需要户口簿。”1月11日下午,颜小双赶到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新牌坊派出所。提交原户口本、身份证、房产证等资料后,民警徐廷萍受理了颜小双的迁移申请,很快就领到新户口本,“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

  【幕后】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腿

  虽相距很近,但过去川渝两地迁户口较麻烦。王姣有深切体会,“群众到派出所申请后,民警再到分局办理准迁证。群众拿到准迁证后,才能到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出,再回到迁入地的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入。”

  让群众不再劳神费力,川渝两地公安部门下了“硬功夫”。重庆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户口迁移过程中“群众需提交的材料、审核把关流程规范、网上迁移的技术保障”等核心问题、关键环节,相关部门逐项攻克操作性、技术性难题,最终确定以公安部全国人口信息库为支撑,依托公安专网跨省(市)流转审批手续、证明材料,取消跨省市迁移需要纸质迁移证和准签证流程,群众办理户口迁移只需要到迁入地派出所一地完成,首次实现全国省级辖区之间的户口网上迁移办理。

  “川渝两地先行先试,探索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四川省公安厅基层基础工作总队相关负责人举例,川渝公安部门探索建立应急处理流程,一旦发生网络数据传输故障,前台民警一方面请群众在办证点稍事休息,一方面立即上报双方技术人员共同解决。“还有机器换人办法,迁出人口信息由计算机程序自动注销,不再需要户籍民警逐条审核同意,双方迁移数据、电子迁移证等自动传输备案公安部,确保全国人口库准确一致。”

  【展望】持续推进户口迁移便利化

  目前,川渝跨省一站式迁移已分别在两地所有市县全面部署启动。截至去年12月31日,两省市已累计办理一站式迁移业务12571人,其中四川迁往重庆3812人,重庆迁往四川8759人。

  下一步,川渝两地公安部门将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在两省市公安厅(局)警务合作框架协议下,以探索“两地跨省市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为突破口,持续推进川渝区域户口迁移便利化,最大限度方便两地群众、提升服务效率。“尤其是在跨省户籍证明出具、跨省户口受理登记、跨省‘互联网+微户政’等方面进一步创新,打破更多跨省业务管理壁垒。”四川省公安厅基层基础工作总队相关负责人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