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的那束光——记四川省扶贫开发局派驻干部张钦城
2020-10-16 13:49:3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胡晓萌

  国际在线四川消息:张钦城是凉山州昭觉县的一名扶贫干部。多年来,他一直投身在脱贫攻坚最前线,带领村民走向致富之路。

心底的那束光——记四川省扶贫开发局派驻干部张钦城_fororder_未标题-1

张钦城在草莓园区查看草莓的生长情况

  从“心”出发

  张钦城2003年冬季入伍,在东莞市虎门镇当兵,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服役2年。新兵训练够苦,可当领导问他愿不愿当班长,他不假思索地点头。“班长”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奉献,也意味着更大的锻炼和成长。“锻炼和成长”是他当兵的心志。而作为班长的培养对象,之后的集训竟长达8个月。虎门这地方“长夏无冬、光照充足”,火辣辣的日头下,真是个户外训练的好地方。

  张钦城三十出头,中等偏高身材,身体健实得像株柏树,肤色白皙,面孔俊秀。这个家境十分优渥的青年,却是经历过艰苦训练、能吃大苦的人。

  2006年,张钦城从部队回地方后,进入了四川省级扶贫部门工作。2017年10月,他主动向单位(四川省扶贫开发局)请缨,投身脱贫攻坚一线。他先后被派往凉山州昭觉县特布洛乡呷租卡哈村、洒拉地坡乡尔打火村参加驻村帮扶工作,其中在尔打火村呆的时间最长,且任第一书记,至今两年有余。

  张钦城又一次按照自己的心志出发,定位自己的人生轨迹。

  2018年,刚到尔打火村任第一书记不到一个月,张钦城清楚地记得那年7月14日,当地突发历年罕见的洪水。此前,因家里孩子得了肺炎,久治不好,他本请了一个星期的探亲假,打算回家看看孩子。此时,他毅然决定留下,与村“两委”一起奋战,组织村民紧急投入抗洪救灾,转移人员物资,筑强堤坝,挖渠泄洪。他两天两夜未曾合眼,战斗在防洪抢险一线,与村里干部们一道,保护了群众的生命,拯救了大批牲畜和物资,挽救了40万元个人和集体财产损失。

  张钦城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这次抗洪抢险时,他观察发现,洪水溢出堤坝,主要是由于村里两处木桥桥面修得过低,挡住了上游大水冲下来的枯木杂物,形成河流堵塞、水位抬高所致。

  于是他积极联系昭觉县扶贫开发局,为村里争取到重建桥梁的资金。他带着村干部们和专业人员一道,认真规划桥梁建设,组织工程实施,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仅花了7万余元,便修建了两座高大结实的钢筋水泥桥,且经历了2019年和2020年暴雨洪水的考验,有力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用“心”付出

  省扶贫开发局是尔打火村的帮扶单位,2018年底,单位以购代捐订购了一批村里的农产品,土豆、荞麦面、苦荞茶、牛羊肉、草莓等,近10个品种,工作自然落到了本就在该村挂职的张钦城头上。

  这事挺急,要一周之内完成。张钦城第一次接触这事,村里也没有一次性向外地卖出过这么多品种的农产品的经验,一切都要靠他自己。部队练就的优良素质还在,他头脑清晰,行事果断,立马组织人员,按照订购清单,收购、分拣、称秤、买真空袋、包装盒……他下意识地想道,这是为自己帮扶的贫困村尽力,是为自己单位扶贫工作出力,而最终是为贫困群众效力,这一单下来,就能让村里老百姓直接增收7万余元。他不觉浑身是劲儿,对这项临时的紧急工作投入极大的热忱。他连续奋战6天6夜,终于将物资配齐,包装好,一切准备就绪。

  他联系好司机,2018年12月28日一大早,便兴冲冲地向成都进发。此时车窗外漫天飞雪,他轻松的外表下,却时时悬着一颗心,眼睛紧盯着前方路面。大凉山,这样的冰天雪地,开车可不能掉以轻心。

  村里每每有这样大宗物资进出时,他都要亲自去押运货物。

  12月28日16时,张钦城顺利到达成都,可白天大货车限行,只能晚上10点以后进城,无奈在郊区等了足足6个钟头,到晚上22时才敢往城里开。那晚23时,到达单位后,张钦城便开始卸货,照单清点,干完这一切已是次日凌晨两三点钟。

  他第一次感觉自己那么累,又第一次心里有种莫名的欢愉,这也是他第一次如此扎扎实实地在劳动中迎接新年。

  他除了对接本单位以购代捐,还主动联系其他机关单位,推进消费扶贫深入开展,一年多,此项收益近20万元。

  扶贫之事无关乎大小,而在乎持续点滴的付出,在乎心底能找到那束光源,并用“心”去点亮它,这光,能带给自己和他人温暖与快乐。

  以“心”相交

  尔打火村位于昭觉县西南,距县城37.5公里,平均海拔2620米,冬长夏短,昼夜温差大,山多地少,属典型二半山区。2013年全村489户1896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3户,贫困人口366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9.3 %。虽然该村于2016年底实现了贫困村退出,全部贫困人口脱贫,但这里地处深度贫困地区,落后的生产生活面貌才刚刚发生改变,巩固脱贫成效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仍需不断付出艰苦的努力。

  村里500来户人家,分散在方圆20多平方公里的山尖沟地。刚到尔打火村的头一个月,张钦城每日的工作便是在村干部或村长的陪伴下,走访各家各户,尤其是村中贫困户和特殊困难家庭,每天天亮启程,深夜才回到住地。

  不久,皮肤白皙的张钦城也变得本地人似的,黑亮黑亮的,地道的成都话也开始走了调,不自觉地夹杂起彝族腔来,这让老百姓听了既觉得好笑,却更觉亲切。

  渐渐地,村里人熟悉了张钦城,大事小事解决不了的,也都主动来找他,帮着谋划谋划,想想办法。彝族同胞很重感情,经历过一些事后,更是将他当成过命的亲人。

  一天,村民洛古日且正在犁地,犁铧意外翻碎了一块埋藏在土里的玻璃,尖锐的玻璃碎片飞溅起来,插入日且的眼球,顿时疼痛难忍,鲜血直流。一旁劳作的父亲看见,着急地扶起儿子,疾步赶到乡卫生院,可卫生院哪有法子,催他们赶快到大医院去。父子俩又先后到了县、州医院,可都说无法医治。在这绝望的时刻,他们想起给村支书打电话求救,村支书自知无力解决,赶紧联系到张钦城。

  张钦城一听这情况,时间紧迫,刻不容缓,即速开车赶来。一路上,他一边询问自己周边的亲朋好友,看有没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熟人,同时他也联系了自己单位省扶贫开发局的领导和同事们帮忙。张钦城心里想,伤到眼睛这么严重的事,无论如何,一定要找最好的医院治疗。

  接到洛古父子后,他们没有丝毫耽误,直接开往成都。

  路行至一半,好消息来了,日且当天就可以住进华西医院眼科了。张钦城太高兴了,日且的眼睛有救了。

  后来他知道,这事是自己单位领导帮了大忙,还有华西医院领导,他们听说是凉山州的贫困群众遇到了急症,立马就开出了绿色通道。日且手术后,省扶贫开发局了解这事的领导和同事们也去看望了他,并自掏腰包,送去了几千元的慰问金。

  日切手术很成功,张钦城可算松了口气,那片碎玻璃扎得太深,差点伤及大脑,如果救治不及时,可能性命都有危险。

  一个星期后,日且便出了院,目前他的眼睛已完全康复。现在,洛古家的人一见到张钦城,就像见到亲人般,日且更是哥哥长哥哥短地,叫得很亲热。

  为使村里群众加快融入现代文明,张钦城从帮助贫困户打扫卫生开始,示范卫生习惯的养成;宣传禁毒防艾知识,深入解析毒品艾滋病危害及防范;宣讲控超保学的意义,提高村民计划生育和接受教育的意识;宣扬移风易俗思想,提升乡亲们思想道德面貌;着力开展感恩教育,引导群众“感党恩,跟党走”的自觉意识。

  同时,他还利用农民夜校为村民们系统地反复地讲解这些知识,内容生动丰富,其中还包括疾病防治控制、致富知识技能、“互联网+”综合信息平台运用,以及防火、防震、防汛知识等,注重从各方面全方位宣传教育,帮助村民们尽快实现社会文明的时代跨越。

  用心底的光,去温暖这片土地

  脱贫致富,就是要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怎么增收?张钦城记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降初说过:“增收必须要有‘一条龙’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就业是龙头,产业是龙胸,公益岗位是龙腹,社会保障是龙尾,四个部位都要舞起来,才能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而其中就业是第一位的。”

  只有让贫困群众就业,实现稳定增收,才能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如何把就业和产业关键部位舞起来,帮助贫困群众致富?张钦城借鉴了外地脱贫经验,考察了当地生产种植条件和周边市场,他萌生了种植草莓的想法。

  当他得知县上也正有意引进草莓种植时,他欣喜地找到县农业农村局,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协调了70多家农户320亩土地种植草莓,每亩土地每年流转费500元,并吸纳了120多个村民到园区务工,每人务工费1年1.5万余元,促进村民稳定增收200余万元。

心底的那束光——记四川省扶贫开发局派驻干部张钦城_fororder_未标题-2

张钦城种植的草莓

  他与村干部们再接再厉,多渠道争取支持、发展产业。在昭觉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引进了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配合县上建设800亩蔬菜基地;在省扶贫开发局和省保密局等单位支持下,帮助村上发展西门塔尔牛养殖;在省委农工委的支持下,村上修建了综合服务站及4间冻库(在满足自身存放需求后,多余的空间用来出租增收)。

  2019年,尔打火村收入达1498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17万元,人均纯收入7000多元,预计2020年底将接近1万元。

  张钦城与村干部和群众们一道,共同团结奋斗,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建设、地质灾害搬迁,以及控辍保学、禁毒防艾、计划生育、移风易俗等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昭觉的1000多个日夜,他翻越了千山万壑,由心出发,一路走来就不想停下脚步。

  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拥有古老的民族智慧,对异乡的张钦城来说,充满了独特的异域魅力。他想着,等到攻坚战胜利了,有时间了,要好好学习研究一番这里的历史文化。他仰起头,眯着眼看着天上的太阳。太阳映照着他的瞳孔,闪闪地,直达心底。他心底的那束光也瞬间亮了,前行的路仿佛也更清晰了,他要尽自己的力量,散发全部的光,来温暖脚下的这片土地,这里,有无数个“他”正为此而奋战,这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幸福而美丽的变化。(文 罗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