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旌阳区: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 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2020-11-20 16:39:45 |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编辑:邓超 | 责编:胡晓萌

  国际在线四川报道:秋收后,德阳市旌阳区广袤的农田里依然热闹,平整田块、整修机耕路、修建水渠……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正热火朝天地进行,呈现出一幅幅现代农业新画卷,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大力实施将为该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德阳市旌阳区: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 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项目建设现场 供图 旌阳区委宣传部

  高标准农田助农增收

  近日,在位于孝泉镇五会村的旌阳区2020年高标准农田青甜扬嘉城乡融合示范区项目建设现场,镇村相关负责干部、项目部负责人忙着分析进度,会商下一步施工方案。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完成40%,预计今年12月底能完成主体。

  “目前我们村正在施工的是高标准农田沟渠——雷波堰的主沟,长度约300米,主要灌溉五会村大约千余亩土地。”孝泉镇五会村村主任尹华勇说,“小田改大田、沟渠建设、农田道路硬化为老百姓种植、运输粮食和农田灌溉带来诸多便利。我们村现在还成立了土地合作社、旅游合作社及劳务合作社,高标准农田便于承包、承租给专合社和大户,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老百姓收入。”据了解,五会村原有的农田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粮食产量不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也不高。“国家政策好,修沟修路,村里高标准农田建设好后,我们收割、用水都不用愁了,产量高、增收有保障。”五会村村民黄朝琼高兴地说道。

德阳市旌阳区: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 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高标准农田沟渠建设 供图 旌阳区委宣传部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

  高标准农田建设激发了农业发展活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蜕变”。在旌阳粮食现代农业园里,一条条宽阔笔直的道路,大块大块现代化的农田,硬化沟渠纵横交织,田里的麦苗郁郁葱葱,俨然一派美丽田园的景象。

  旌阳区黄许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廖洪兴在园区里对施工的生态沟渠进行了质量检查,他说:“今年我们主要对园区的沟渠、道路提档升级,生态沟的建设就是为了减少成本,节水灌溉,增加社会经济效益,不仅能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农业园区基础设施,还为将来农旅结合打下基础。”

  据旌阳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分为3个片区,总投资6000万元,总规模2万亩,10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目前总进度已达35%;项目实施后,可以改善道路、沟渠、田型等基础性条件,方便现代化生产作业,达到机耕机收、能排能灌的目的,最终促进粮食高产、稳产。

  高标准农田建设既是农田保护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需要,也是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需要。旌阳区作为四川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预计2020年底高标准农田可达29.58万亩,在有效推动粮食生产稳产增产的基础上,助推该区乡村振兴跑出新的“加速度”。(文 刘倩)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