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70年 · 印记(5) | 1953年马尔康就有个愿望:“成为整洁的小城市”
2023-02-17 16:16:54来源:阿坝新闻网编辑:邓超责编:何剑岭

(转载)阿坝70年 · 印记(5) | 1953年马尔康就有个愿望:“成为整洁的小城市”

  1953年6月14日,四土阿坝临时军政委员会召开会议,总结四土地区半年各项主要工作进行情况《四土地区开会总结半年来的工作,索观赢副主席亲自主持会议》(《岷江报》1953年7月10日第二版)。读完这则消息,便可对当时还没有设立马尔康县的广大“四土”地区景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从各地前来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员分析,可知这时的“四土”所指的大致范围。参会人员主要来自“卓克基、松岗、梭磨三个行委会,和党坝治安生产委员会的负责干部”,以及四土阿坝临时军政委员会直属机关单位。

(转载)阿坝70年 · 印记(5) | 1953年马尔康就有个愿望:“成为整洁的小城市”

  报道表明,虽然此时还没有建县,但军政委员会领导下的四土地区各机构着手开展了大量工作,尤其在推进农业生产和教育卫生建设方面花了大力气、取得新进展。这篇消息用了很大篇幅,讲的是各地如何支持农户农业生产尤其是虫灾防治,这表明农田虫灾比较严重。除了马尔康,《岷江报》还在1953年间有大量新闻,报道各地农村防虫减灾的消息,说明这一灾害在整个区都有发生。

  说到上半年工作进展,可能最直观的是学校和医疗卫生建设,因为在此以前,这些事业的建设可以用空白来形容。在这样“白纸一张”的零基础上,新生政权把民族教育作为抓手,从基础做起,从零起步。到了1953年的上半年,“马尔康、马塘、松岗三所民族小学共有学生218名,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八十,增加的学生绝大部分是藏族儿童。马尔康还花了三亿(旧币)多元新修了一所学校……”

  关于这所新修的学校,我们还可进一步了解。要知道,在当时的四土地区,让娃娃上学读书还是新鲜事儿,尤其在普通老百姓那里没有多少人感兴趣。因此发展教育事业,投资建学校还只是第一步,把孩子请进学校才是最关键的。《马尔康在前进》(1953年6月4日四版)就透露了这个难题,讲述了新政权是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的:为了做家长工作,卓克基行政委员会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宣传组,三天两头走村串户,挨家挨户做动员,反复宣传让娃娃学文化的意义,直到家长们的疑虑都打消了为止。文章最后自豪地说,许多家长都愿意送孩子入学了,“如二十五户的西索沟,当场有四个家长自愿报名送子女入学……经过十多天的宣传,就有三十八个儿童来上学了。”

  再说医疗卫生建设。缺医少药、看病难是千百年来困扰老百姓的最大现实问题,现在,被疾病折磨的人们第一次看到人民政府的医疗服务送上门来,亲眼见到药到病除或者大大缓解了疼痛,这立杆见影的效果让他们感动万分。因此,在各地村寨开展医疗卫生工作,比起动员孩子入学就容易多了。“到五月底,各地机关已门诊六千五百五十八人,组织三个医务小组深入卓克基、松岗、梭磨等地进行巡回医疗和宣传工作,先后医治了三千六百一十三个病人。”报道还说,各地还给2152个儿童进行了春季种痘,50位产妇享受了科学卫生的护理,并且在草登还培养了12名接生员。

  人们不仅踊跃看病就医,还渴望自己也能成为治病救人的“门巴”。此前的1月7号报纸《马尔康的卫生工作》就曾说,早在1952年的10月间他们就着手开展了初级卫生人员培训,当地青年男女积极参加,“卓克基、松岗、梭磨各地的三十三个各族男女学员,学到了急救、护理、防疫等知识,他们兴奋地回到家乡,为自己的父母姐妹工作(看病)。”

  此外,这篇半年总结消息还透露出马尔康地区商品贸易呈现的繁荣局面,这可能得益于自治区成立后社会局面趋于稳定、交通越来越便利的缘故。“马尔康贸易公司、马塘商店及梭磨、松岗、草登、壤口等固定和流动的贸易小组供应马茶砖茶等日用品总值人民币八亿多元,收购各种土特产七亿多元,有力地支援了春耕生产……”村民们上山辛苦采集的土特产终于有了销路,家里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才有能力买回来。从这条新闻我们可以欣喜地想见,社会基本面普遍好转,老百姓实现安居乐业,日子正在一天好过一天。

  而《整洁的小市镇——马塘》(1953年6月7日四版)则描述山谷里新出现的“街市”,说马塘的街道两旁栽植了许多小松树、小柏树来美化,还引来山溪水搞清洁卫生,看起来蛮清洁的。其实马塘还只是一个40多户人家的村寨,只因为这里地处要道,马塘军政委员会在此住驻。

  相比马塘,马尔康就热闹多了。

  旧时,马尔康这个位置虽然遍地是荒滩,但到了二十世纪初,它俨然成为川陕甘青重要的商贸集散地,摊点旅店林立。《雪山土司王国——索观羸传》(四川民族出版社)一书考证说,在交易最为旺盛的季节,河滩上光是搭建的临时帐蓬就有300多顶。

  在军政委员会成立后,这里有了怎样的变化呢?

  《马尔康在前进》(1953年6月4日四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街市的最新面貌:“四月二十五日起市区进行清洁大扫除……四个公共厕所清除堆积的粪便,水源分了段,人吃的水、牲口吃的水、洗衣水都有固定的地方。又清除阴沟的渣滓,市场饮食行业自动做了纱罩,市民开展了灭蝇比赛。”

  文章最后的概述很有意思,对小镇的未来充满了期待(现在看来好梦成真了!),“兄弟民族同胞都逐渐养成了洗手、漱口、洗衣的习惯,疾病也大大减少了。马尔康正在改变成为一个整洁的小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