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龙舟路小学与马来西亚宽柔四小缔结国际友好学校
2022-12-09 14:20:42来源:中国网编辑:唐浩博责编:何剑岭

  白如雪、蓝如海,将纯净的白和深邃的蓝交融,将柔软的线与平整的布纠缠,这就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扎染工艺。扎染起源于黄河流域,将山水气韵与民族风情相融,通过双手在布料上的捆扎留下手作的痕迹,创造出不同纹样的艺术作品,形成工艺染色的瑰宝。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现中国文化瑰宝的魅力,加强国际文明互鉴,12月6日,成都市龙舟路小学与宽柔国民型华文第四小学(简称“宽柔四小”)以“墨韵润美 文化互鉴”为主题,以扎染文化和蜡染文化为对比开展国际理解课程共建,举办中马人文交流活动。双方还跨越“3000+”公里的物理距离通过网络签约成功缔结了友好学校协议。龙舟路小学和马来西亚宽柔四小师生代表近200人参加此次活动,在线上进行友好交流。

(转载)成都市龙舟路小学与马来西亚宽柔四小缔结国际友好学校

龙舟路小学校长熊文与宽柔四小校长王志文签署友好学校协议

  携手并进:签约国际友好学校

  活动伊始,龙舟路小学校长熊文发表讲话。熊校长特别提到:“龙舟路小学秉承‘潜自有润,涓流成溪’的办学理念,培养有独立思维能力、有道德的人;而宽柔四小也同样致力于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全面发展的学生。在培养人才方面,两所学校有着同样的使命。”马来西亚宽柔四小校长王志文代表全校师生表达缔结友好学校,进行课程共建等育人途径探索的憧憬,同时也提到了学校在1914年就与当时的中国有着密切友好的联系,两所学校校长谋划出共同发展的良好愿景。

(转载)成都市龙舟路小学与马来西亚宽柔四小缔结国际友好学校

龙舟路小学校长熊文致辞

  随后,在两校师生的共同见证下,双方正式签署了缔结国际友好学校协议。未来,龙舟路小学与宽柔四小将持续展开合作,相互借鉴,共同提升,共同进步。“中马两国作为友好邻邦,如今已建交50周年,双方具有深厚的友谊。此次活动恰逢其时,为龙舟路小学与宽柔四小开启了两校师生合作与交流的友谊之门,不仅能拓宽学校学生的国际视野,更能通过友好交流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熊文说道。

  共建课堂:共享传统布染文化

  签约仪式结束后,活动迎来了“共建课堂”分享会,这也是中马友好学校建交的第一节课。中马学生以跨文化视角向双方介绍各自的布染文化,引领中国扎染文化“走出去”,同时在互动中,也充分了解马来西亚的蜡染技艺。

  扎染是中国汉族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也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有着极高的艺术以及文化价值,被评选为国家级非遗文化。课堂上,龙舟路小学的赵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扎染工艺的历史起源、风格和制作过程,并带领学校扎染社团成员向宽柔四小的同学们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优秀作品。“《鱼鳞》这件作品,是由橡皮筋和大大小小的夹子制作而成,方巾上的蓝色深浅不一,就像一片片鱼鳞在海面上闪耀着的光,很是美丽。”龙舟路小学一位学生分享道。

(转载)成都市龙舟路小学与马来西亚宽柔四小缔结国际友好学校

龙舟路小学赵老师现场演示扎染的步骤

  调染液——捆扎——染色——清洗晾干。两校学生使用简化版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扎染作品制作。“为什么要浸泡?”“中国传统扎染为什么是蓝色和白色,不是彩色?”过程中,双方学生就实操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国外学生对于扎染文化的了解。

(转载)成都市龙舟路小学与马来西亚宽柔四小缔结国际友好学校

龙舟路小学学生现场进行手工扎染

(转载)成都市龙舟路小学与马来西亚宽柔四小缔结国际友好学校

龙舟路小学优秀扎染作品展示

  扎染文化分享结束后,马来西亚的Miki Loke老师在线上围绕蜡染的历史起源、风格样式、四种蜡染技术以及制作过程四个方面进行了马来西亚蜡染文化分享。

(转载)成都市龙舟路小学与马来西亚宽柔四小缔结国际友好学校

宽柔四小老师通过线上分享马来西亚蜡染文化

  在本次共建课堂上,中马双方师生共览两种布染技艺的历史,共享两种布染技艺的智慧,共赏两种布染作品的设计与美学,共论两种布染技艺的传承,有效地促进了中马双方的文化认知和文明互鉴,加深了中马双方的情感交流和文化互通。

  据了解,活动前期两校教师就交流主题开展了大量研讨,最终决定将目标定位在“润美”二字上,在活动中用丰富的体验环节让孩子们感受扎染和蜡染艺术之美,共同探索背后的人文价值。

(转载)成都市龙舟路小学与马来西亚宽柔四小缔结国际友好学校

龙舟路小学学生展示自己的扎染作品

(转载)成都市龙舟路小学与马来西亚宽柔四小缔结国际友好学校

宽柔四小学生展示自己的扎染作品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此次活动中,两校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了不同文化背后的多重价值,了解到了本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习俗,学习到了尊重与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同时提升了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以及跨学科统整知识的能力,为将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文 彭婕)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