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实现珍稀野生动物全记录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9-16 17:18:00

  大山深处,林海苍翠。一只豹猫踏着悠闲的步子穿行林间,驻足张望;羚牛睁着亮晶晶的眼睛凑近镜头轻嗅,憨态可掬……这些由红外相机实时捕捉的鲜活画面正同步回传至大熊猫国家公园绵竹片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中心,成为大熊猫国家公园绵竹管理总站工作人员日常整理记录的重要数据。

绵竹:“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实现珍稀野生动物全记录_fororder_未标题-4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 供图 绵竹市委宣传部

  9月12日上午,大熊猫国家公园绵竹管理总站的工作人员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中心集中处理红外相机实时回传的野外影像资料。该系统搭载的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可自动判别物种类型和行为特征,显著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和识别准确率。这些高质量数据既为生态保护决策提供科学支撑,也为生物多样性研究积累重要基础资料。

绵竹:“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实现珍稀野生动物全记录_fororder_未标题-1

红外相机拍到的川金丝猴 供图 绵竹市委宣传部

  为全面提升绵竹片区生态监测能力、助力智慧国家公园建设,2024年底,大熊猫国家公园绵竹片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项目建成投运。该项目运用前沿信息化技术,在绵竹唐家河、大杉树、一匹布、沙霸等关键生态区域布设60台可实时回传数据的红外相机监测系统,实现对野生动物活动的全天候自动捕捉与远程传输,标志着绵竹片区生态保护迈入智慧化新阶段。

绵竹:“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实现珍稀野生动物全记录_fororder_未标题-2

红外相机拍到的四川羚牛 供图 绵竹市委宣传部

  截至目前,该系统已累计采集18000余条高质量影像数据,高频次记录大量珍稀野生动物的活动画面,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金丝猴、四川羚牛以及红腹角雉、藏酋猴等物种。这些清晰影像生动展现了动物们在自然栖息地中的真实生态行为。监测平台还创新整合人工巡护记录与历史监测数据,构建起多维度的生态数据库。

  “大熊猫国家公园绵竹片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项目的实施,推动片区生态保护管理模式从‘被动巡护’升级为‘主动感知’,标志着该片区在数字化转型和科技赋能生态保护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大熊猫国家公园绵竹管理总站副站长林丽红表示,他们将扩大前端监测设备覆盖范围,提升数据采集、存储与处理能力,强化数据在巡护管护中的实际应用,争取在2026年实现重点生态区域红外相机全覆盖,构建“天地一体、智能联动、可视可管”的智慧国家公园生态监测体系。(文 周韵 牟文)

编辑:邓超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