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这些暖心小事藏着城市治理的大温度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9-12 11:08:43

  城市的温度藏在每一次暖心的互动中。城市的治理效能显在每一次高效的协同中。简阳市智慧蓉城运行中心作为城市运行的“神经中枢”,一头连着千万市民的急难愁盼,一头牵着各部门的服务效能,以高效统筹、精准协调织就一张覆盖全域的善治网络,让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暖心“点”,汇聚成城市文明生长的“面”,让每一个身处这座城市的人都能触摸到城市的温暖脉搏。

简阳:这些暖心小事 藏着城市治理的大温度_fororder_未标题-1

简阳城市街景 供图 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一程暖心服务 让城市善意被看见

  “川ADQ6227的李师傅太贴心了!”一通表扬电话打进12345接话中心,来电群众难掩感激,“他送我爱人到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后,又特意把我送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全程照顾周到,这份超出预期的服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简阳的友好。”

  这份带着温度的表扬信息流转至简阳市智慧蓉城运行中心时,一条高效协同的链条迅速启动。作为各部门的“协调枢纽”,简阳市智慧蓉城运行中心立即联动交通运输部门,对网约车平台及李姓司机的服务细节——对主动担当续送、提前等候放行李、全程礼貌热情、行车平稳规范的行为进行核实与嘉奖。从司机的主动服务,到部门的快速响应,正是简阳市加快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实践,让“游客满意”不再是抽象的目标,而是具象为城市对外的一张“温暖名片”。

  一场生命守护 让医者担当在危急时刻闪耀

  “有医务工作者吗?三号车厢有患者紧急求助!”高铁上,乘务员焦急的寻医广播划破车厢,刚结束行程的简阳市人民医院医生冷兴川闻声即动。此时,7岁女童已意识模糊、呼吸急促,体温高达39.3℃,心率157次/分。冷兴川一边安抚家长,一边快速展开急救,经紧急处置,孩子呼吸渐稳、体温回落、意识转清。高铁停靠什邡站后,他抱着孩子直奔120急救车,细致交接病情与处置措施后才离开,却因此错过原乘高铁。 “遇到一些急事。”面对家人关切,他轻描淡写带过,直到12345热线转达家属感谢视频,这段故事才为人知晓。“穿上白大褂,救死扶伤就是责任,晚点的车票能改签,当下伸手的瞬间,永远值得。”冷兴川的回应朴实有力,这场高铁上的紧急救援,不仅是医者仁心的本能流露,更通过12345热线的反馈机制被城市铭记,成为善治网络中“凡人微光被看见”的生动注脚。

简阳:这些暖心小事 藏着城市治理的大温度_fororder_未标题-2

简阳城市风貌 供图 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一次失物归还 让善意接力在制度中流转

  “从丢钱包到拿回来不到3小时,太感谢了!”来电市民的感谢中藏着一家人“失而复得”的暖心波折。他的爱人不慎丢失了钱包,幸运的是,热心市民捡到后立即送到简城派出所,派出所迅速对接核实,简阳市智慧蓉城运行中心同步跟进处置进度,让事情在闭环流程中高效解决。

  从市民的举手之劳到派出所的及时对接,再到简阳市智慧蓉城运行中心的流程托底,“拾金不昧”不再是孤立的善举,而是被制度托举的城市美德。善治网络的每一环都在让善意传递更顺畅。2025年以来,这样的表扬事件已有200余件,看似零散的故事,实则是简阳协同治理的生动注脚。这里的治理没有“踢皮球”,只有“一起上”的担当。简阳市智慧蓉城运行中心还通过“市民举证—责任部门自查—城运中心交叉验证”的闭环流程筛选真实案例,经季度或年度公开通报表扬,让正能量广泛传播,更形成“市民有感、部门有为、城市有温度”的良性循环。

  一次次暖心协同的背后是制度机制的坚实支撑。“24小时内转办、3个工作日内反馈”的响应机制让每一份诉求都被快速承接;“7×24”小时受理机制则让高频民生需求不“过夜”。2025年上半年,简阳市12345热线平台共办理诉求46656件,其中,群众诉求46476件、企业诉求180件。这些“关键小事”在机制保障下得到妥善解决,让“市民有感”从抽象承诺变成具象的温暖体验。

  善治网络的温度更藏在“智慧”的精准中。依托“智慧蓉城”建设,简阳市智慧蓉城运行中心搭建起风险预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涉水劝返等智慧场景,通过实时数据感知、智能算法分析,实现风险早期识别与精准干预,推动隐患排查从“被动处置”转向“主动预警”。

  协同有速度,智慧有精度,安全更有力度。这张善治网的安心落在“安全”的实功上,把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当作“民心工程”,用“一失万无”的底线思维筑牢安全防线,让安心成为市民最踏实的日常。

  从网约车司机的暖心服务到失物归还的顺畅接力,协同效能让城市善意快速流转;从智慧平台的精准响应到安全防线的坚实筑牢,科技与担当让治理更有温度。简阳的善治网络的每一次响应、每一次协同,都在不断传承着城市的文明基因,彰显出简阳开放、包容、活跃、有温度的空港城市特质,让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愈发深厚。

  真正的治理效能从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每个市民眼角的笑意,是每个游客心中的“还想再来”。这才是城市最动人的模样。(文 胡禹)

编辑:邓超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