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自贡市贡井区桥头镇,空气里混着柑橘节拍和油葵花香。城里游客举着冰啤在橘树下摇摆,老乡捧着沉甸甸的葵花盘咧嘴笑,川南小镇用脚下的泥土当画布,绘出一幅热气腾腾的农旅融合新图景。
向日葵花海 供图 自贡市贡井区委宣传部
“抬头是一颗颗饱满的橘子,脚下是黑油油的泥巴,跟着音乐吼一嗓子——这辈子头一回在果园里蹦迪。”从自贡市区赶来的小王抹了一把汗,手里的冰啤酒跟着节奏晃悠。数千双手在挂满果实的柑橘枝杈间挥舞,舞台灯光一打,整片果园成了沸腾的大音箱。
向日葵花海 供图 自贡市贡井区委宣传部
这场“橘响桥头”乡村音乐节直接把舞台种进柑橘产业园。桥头镇文化站负责人说,橘子树下开唱,就是要让城里人扎进果园,感受这份丰收的野趣和热闹。
这一闹,周边农家乐民宿一房难求,镇上餐馆家家爆满,音乐节现场支棱起的特产摊子更让本地货成了香饽饽。“一手撸串,一手提特产,这搭配绝了。”游客王先生笑着展示战利品。摊主老李数票子直乐呵:“今天卖出的东西比得上以前卖好几天的量。”
向日葵花海 供图 自贡市贡井区委宣传部
橘园的热乎劲儿还没散,白房村的田野又掀起金色风暴。8月15日,内江游客张女士一头扎进比人还高的油葵花海,手机镜头瞬间被金黄淹没。谁能想到,这片百亩“网红”花田去年还是撂荒的集体地?
花田边,村民刘大姐的小摊被围得水泄不通。“自家种的瓜果蔬菜,新鲜着呢,一天能卖这个数。”她伸出手指笑得合不拢嘴,“以前这地闲着长草,现在可真是咱的黄金地。”
除了赏花,村里还组织游客下田体验。带孩子前来的李女士直点头:“这一趟比课本讲的粒粒皆辛苦生动多了。”
向日葵花海 供图 自贡市贡井区委宣传部
这朵向阳花实实在在为老乡榨出多桶金:前期,以花为媒,激活乡村旅游,带火餐饮民宿;后期,精深加工榨取“液体黄金”,延伸产业链条。自贡市贡井区农业农村局专家现场点赞,这个品种的油葵每亩产籽超300斤,出油率30%以上——用花海引人气,靠油香鼓腰包,白房村这路子硬是走出了乡村振兴的黄金样板。
从橘园的音浪到葵田的金浪,桥头镇的农旅融合不是一阵风的热闹。一本土地账算出新气象:老乡腰包鼓了,永顺村村民把地流转给柑橘园,算上租金加工钱,一年人均增收两三千元;村集体壮实了,油葵项目盘活闲地,预计今年白房村集体经济人均增收100元以上,垂钓民宿已在规划;产业路子宽了,“橘响桥头”正谋划四季常响,油葵也从看花走向榨油的深加工,“液体黄金”身价更高。
当知足的旋律混着橘香飘远,当新榨的葵花油在锅里滋啦作响,桥头镇的故事就藏在老乡数钱的笑纹里、游客朋友圈的九宫格里、村集体账户跳动的数字里。没有高深理论,沾着泥巴的实践最有说服力——土地这魔术师只要点子活,照样能变出乡村振兴的金光大道。(文 李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