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宜宾市筠连县团林苗族乡新阳村的筠连团林济众鸽子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鸽子养殖场,“鸽”声一片,饲养员穿梭在一排排鸽笼间,忙着喂食、查看乳鸽成长情况。
饲养员查看乳鸽成长情况 供图 筠连县融媒体中心
“现在存栏3万只左右,每天产蛋约600枚至700枚、孵化乳鸽300只到400只,下半年,还将新增存栏6000只左右。”筠连团林济众鸽子养殖专业合作社技术员但唐秋介绍说。
说起团林鸽子产业,要追溯到2018年。当时,作为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尝试,该乡整合产业扶贫资金100万元,在新阳村建设占地面积4.88亩的鸽子养殖场,成立筠连团林济众鸽子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种鸽7000只集中养殖,通过“合作社+贫困村+贫困户”模式,走出一条产业扶贫之路,带动团林苗族乡6个村10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
鸽子养殖场 供图 筠连县融媒体中心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经过7年的发展,养殖场由最初的4.88亩发展到现在的15亩,配套建设存量100吨的仓库、100吨的冻库以及月孵化10000只乳鸽的养殖生产线,鸽子从最初的7000只发展到现在的30000只。养殖场通过“触网”“订单制”等销售模式,让鸽子产品供不应求,鸽子产业远近闻名,从过去的脱贫产业变身为乡村振兴、促进当地村民持续增收的致富产业。
如今,该乡鸽子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已臻成熟。全乡实现“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三统一”,不仅降低病害风险,也提高养殖效率。为进一步健全产业链条,补齐要素短板,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团林苗族乡还将继续在鸽子养殖、品牌打造、市场开发等方面下足功夫,让和平鸽唱出幸福歌。(文 罗啸驰 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