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感拉满 “夜宿自然馆”打造沉浸式科普教育新场景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7-21 17:05:09

  7月20日傍晚,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中的恐龙标本在暮色中投下长影,30名“恐龙探险家”背着探险包陆续入场。这场持续16小时的“恐龙博士的深夜密令”夜宿活动,将博物馆的夜晚变成了生动的史前课堂,孩子们在专业导师引导下,用探险笔记记录下与化石对话的奇妙夜晚。这场以“密令任务”为主线的沉浸式体验,通过场景重构与任务设计,将博物馆转化为科普教育新场景,为文博创新提供了实践范本。

体验感拉满 “夜宿自然馆”打造沉浸式科普教育新场景_fororder_图片-1

活动现场 供图 成都自然博物馆

  “夜游+科考+剧本探秘” 在自然馆成为“恐龙探险家”

  下午五点半,一场“恐龙博士的开营仪式”拉开了活动的帷幕。孩子们领取特制任务手册,在导师引导下完成分组并亲手制作了队徽。开营仪式通过互动游戏与安全讲解,迅速建立团队认同感,为后续探索奠定基础。

  活动以“恐龙博士失踪事件”为核心线索,构建起完整的任务体系。核心任务模块中,孩子们首先在4D影院体验了《博物馆历险记》,随后进入“SOS紧急呼救”环节,在二楼恐龙展厅跟随研学手册寻找线索,结合户外化石模拟挖掘,完成科学探究的初步体验。“史前庇护所”搭建环节要求团队协作,按特定阵型布置帐篷,经导师验收后获得认证,强化实践学习能力。

  夜间活动将氛围推向高潮。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晚会后,孩子们参与到恐龙夜巡队任务中,手持探秘地图在展厅寻找隐藏的恐龙币,通过化石制作深化对古生物的认知,最后在恐龙的守护下安然入眠。次日清晨的黎明行动与颁奖环节,为这场科考之旅画上圆满句号。整场活动,通过“夜游+科考+剧本探秘”的创新组合,让参与者在完成密令任务的过程中,自然掌握古生物知识,实现“在玩中学”的教育目标。

体验感拉满 “夜宿自然馆”打造沉浸式科普教育新场景_fororder_图片-2

活动现场 供图 成都自然博物馆

  夜宿体验收获满满 构建全新科普教育场景

  “这次在恐龙脚下睡觉太过瘾了!下次我还想来自然馆玩!”活动结束后,一名三年级的小小恐龙爱好者兴奋地说道。不少家长也表示,这次的夜宿体验,不仅能让孩子们学到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收获满满。

  “夜宿项目并非简单延长开放时间,而是通过光影技术、剧本任务与空间改造,构建全新的科普教育场景。”自然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夜宿活动从不同维度上体现出创新,不仅利用闭馆后的静谧期,通过调暗灯光与定向照明,营造出适合专注探索的环境氛围,同时也打破展厅物理界限,将4D影院、户外化石区与主展厅串联成任务网络。在互动方面,更是设置需团队协作完成的挑战,如帐篷阵型搭建、化石手工制作等,强化实践学习。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而在文博旅游中,更是要推进文博场馆改造提升和内容建设,发展主题文化游和深度研学游、科普游。自然馆负责人表示,自然馆“恐龙博士深夜密令”活动,正是对这一战略部署的积极响应——利用自然馆独特的恐龙主题串联科普内容,通过空间重构将展厅变为立体课堂,借助任务驱动让静态展品迸发教育动能,打造出寓教于乐的丰富科普研学体验。“我们将不断创新拓展‘文旅+科普’的融合场景,更将持续完善研学设施、开发数字化导览系统、深化科普研学旅游内容,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更好地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能。”自然馆负责人说道。(文 成苏苏)

编辑:邓超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