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眉山市彭山区森田家庭农场迎来蓝莓丰收盛景,每日采摘量达5000斤左右。小小的蓝莓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蓝莓采摘
走进蓝莓园,一排排蓝莓树郁郁葱葱、连绵成片,成熟的蓝莓裹着薄薄的白色果霜,像一颗颗蓝宝石缀满枝头,馥郁果香扑鼻而来。“目前,我们的蓝莓日采摘量在5000斤左右。”蓝莓园的主人丁肇宁介绍,“我们当初选择在这里种植蓝莓,正是看中彭山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历经多年精心培育,农场蓝莓年产量达15万斤,年产值300万元至400万元。”
在科技创新赋能下,森田蓝莓园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2025年,园区改造一片智慧农业大棚,采用无土化培育技术种植最新蓝莓品种。蓝莓植株扎根于椰糠等有机基质,摆脱传统土壤的限制,配合智慧化滴管网络,实现水肥配比与流量的精准控制。这种“按需供给”的培育模式为蓝莓根系营造出疏松透气的生长环境,让其得以自由舒展、茁壮成长。
如今,蓝莓已成为彭山特色农业的一张亮眼名片。从传统土地种植到无土化智慧大棚,从人工管护到智能数据监测,科技赋能将农业生产从“靠天吃饭”转变为“知天而作”,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智慧样本,让小小的蓝莓果在科技沃土结出更加丰硕的乡村振兴之果。(文/图 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