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凉山州会东县围绕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到位、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一系列问题,坚持在组织延伸、教育形式、学用转化上持续发力,确保让流动党员“心归吾乡”。
建好“流向链”,让流动信息“归档”。会东县开展线上线下“双向摸排”行动,通过入户找、电话访、网络查等方式,精准摸清206名流动党员基本信息,建立流出党员、流入党员、流动党组织“三张台账”,实行“一人一档”精细化管理;指导74个基层版用户安装党员信息管理基础平台,运用系统实现“日常收集、系统录入、内网督查”动态管理,确保流向明、信息准;在成都、重庆等会东籍流动集中的地方,组建7个驻外农民工党支部,让外出党员就近“回家”,配套做好交流、教育、管理等服务。
夯实“学习链”,让思想教育“归位”。会东县把握“元旦”“春节”等集中返乡契机,开展一次走访慰问、一次座谈交流、一次现场教学、一次组织生活会“四个一”活动,及时进行“充电蓄能”;利用“先锋会东”、腾讯会议等新媒体,打造流动党员“云课堂”“云会议”,点对点推送学习资料、视频连线开展交流研讨,增强学习互动性和吸引力;按照“党支部+联系人+流动党员”模式,采取“1+1”“1+N”结对帮学,通过发一条微信、打一个电话等方式“送学”“补课”,确保“流而有学”。
延伸“作用链”,让服务发展“归家”。会东县开展“暖流”行动,定期组织“支部家访”,详细了解流动党员“急难愁盼”,帮助解决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问题23个,解决离乡后顾之忧;发挥流动党员见识多、联系广等优势,结合“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收集对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意见建议120余条,传递招商、务工信息86条,推动做服务家乡的“千里眼”;围绕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挖掘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的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其中12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文 李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