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屏山县:“鸟产业”崛起 生态保护与观鸟旅游实现“双丰收”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4-15 17:23:15

  四月的宜宾市屏山县龙华镇碳石村,春和景明,鸟鸣清脆。4月10日,来自世界各地的观鸟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一波接一波慕名前来观鸟。

宜宾屏山县:“鸟产业”崛起 生态保护与观鸟旅游实现“双丰收”_fororder_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屏山老君山-摄影-刘波1

老君山的鸟类 摄影 刘波

  “这里环境幽美,是动物栖息生活的好地方,特别是四川山鹧鸪,也是这个地方独有的。每次我拍了作品发到鸟网,都能得到拍鸟人还有鸟网版主的高度评价。”来自北京市的马文波高兴地介绍说,“我也记不清自己来这里有多少次了,只记得每次都带着‘长枪短炮’,一坐就是一天,就是为了拍摄到这里特有的珍稀鸟类。每一次拍摄,我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来自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的爱鸟人士也相继到来碳石村。“我觉得白腹锦鸡最漂亮,不仅有长长的白色尾巴,还有红、绿、蓝、白色、黑色相间的羽毛。白鹇也非常美丽,雄性白鹇是白色和黑色的。”来自英国的迈克高兴地说道。

宜宾屏山县:“鸟产业”崛起 生态保护与观鸟旅游实现“双丰收”_fororder_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屏山老君山-摄影-刘波

老君山风景 摄影 刘波

  据了解,碳石村地处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近年来,随着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四川山鹧鸪等雉科鸟类的活动范围扩向保护区外围。2019年10月,当第一批鸟类爱好者和摄影界人士集体来到这里时,碳石村村委会副主任田洪嗅到了商机,决定发展“鸟产业”,帮助村民实现经济增收。在相关部门支持下,田洪迅速发动村民,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出许多鸟儿的生活规律,寻找最佳观鸟点位。田洪还虚心请教专业老师,主动外出学习,加强掌握鸟儿生活习性和拍摄基本常识,并一一传授给当地村民。

  截至目前,碳石村已建起七个鸟塘,每年接待国内外摄影爱好者数以千计。其中,作为当地农民的曾道贵,便是其中一个,自从跟着田洪学习,建起鸟塘后,每年三四月都有灰胸薮鹛前来觅食。这个时候,观鸟拍片的人络绎不绝。“每年三月就开始有人预约位置,每个机位100元,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收入1000多元。”曾道贵高兴地说,还配套有开车带路、帮游客转运摄影器材、订餐送餐等服务。这些服务给当地村民带来额外的收入。

  为切实保护自然生态资源,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不断满足更多游客前来拍摄、打卡等要求,碳石村及时成立鸟文化协会。“今年,在确保不能破坏这里的生态环境,不能打扰鸟儿们正常生活的前提下,我们从拍摄距离、角度、场景、背景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拍摄效果也越来越好。”田洪津津有味地介绍道。随着观鸟人数增加,住宿又成了游客的新需求。为此,村民闫帮琼夫妻通过租赁的方式,把碳石村村委会的旧办公房改造成民宿,不仅解决了游客的住宿问题,也盘活了村里的闲置资源,自己也多了一条增收渠道。原来以种竹笋为生的闫帮琼,开了民宿,还当“鸟导游”,每年收入从两三万元突增到十多万元。

  碳石村第一书记杨国海介绍说,该村加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展,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利用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绿水青山和珍稀鸟类珍贵资源,发展“鸟”产业,在保护自然与利用自然之间找到了一条助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文 吴海容 杨亚兰 雷鲤溶 万又菱 付杰)

编辑:邓超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