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江堰建堰2280年之际,为讲述岷江水源生态环保故事,近日,由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主办的“源头活水来”摄影师都江堰水源地采风行活动走进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的牛尾村、叠溪海子、松坪沟、黑水河等点位,通过镜头呈现岷江沿线的优美风景、良好生态环境及水源保护工作成效。
岷江在茂县段分为北源和西源,北源从茂县太平村入境,西源从茂县的赤不苏镇和洼底镇交界处入境,两源在沙坝镇、叠溪镇、沟口镇交界处汇合,最终于南新镇牟托村水磨组出境。岷江在茂县段的长度为97.3公里,流域面积为3358.82平方公里。

《美丽之城》摄于茂县 摄影 张波
从松潘出发,一路向东,到达牛尾村。岷江在崇山峻岭间蜿蜒奔腾,势不可挡。江水浩荡,波光粼粼。江水拍打在江石上,溅起层层水花,又迅速化作一片水雾,消散在空中。

《水的灵动》摄于岷江沿线牛尾村 摄影 兰建辉

《曲水流觞》摄于岷江沿线牛尾村 摄影 张波
驱车二十公里左右,只见碧波万顷,水色碧绿如翡翠,宁静无波,宛如一面巨大的明镜。水岸线曲折蜿蜒,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镶嵌的边框,巧妙地勾勒出这片秘境的轮廓。四周群山环抱,以雄伟的姿态守护着这片水域。叠溪海子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叠溪海子 摄影 张波
叠溪海子海拔2258米,是岷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叠溪海子原为叠溪城,是古代的边防重镇,扼守川西平原通往松潘草地及青海、甘肃的交通要塞,历代为重兵把守。1933年,茂县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形成11个堰塞湖。叠溪海子因此形成。
继续往下游方向前进,松坪沟的水流悠然自得,宛如一条银色的绸带,在山谷间轻轻铺展,缓缓流入叠溪海子。

《我从雪山来》摄于松坪沟汇入叠溪海子处 摄影 张波
岷江水势浩荡,奔腾不息,承载着大山的雄浑与力量,一路向前。在与黑水河交汇之处,两股水流激烈碰撞、交融,随后又合为一体,以更加湍急的姿态向东奔腾。其中,黑水河作为岷江上游的最大支流,为岷江注入了更为磅礴的力量,一同向都江堰方向奋勇前进。

《两江合流》摄于黑水河汇入岷江处 摄影 张波
为了守护美丽风光,实现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茂县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欧旨迎分享了他们的策略。茂县采取“一村一策”,推行农村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运用“三级沉淀池+人工湿地”的绿色处理技术,促进农村污水的资源化利用与可持续治理。截至目前,茂县已投资1523.08万元,建设16处人工湿地、49公里污水收集管网、29座“隔油沉淀池+砂滤池”组合以及9座沉淀厌氧池,惠及19900余人,污水治理效率达65.4%。茂县还投入700万元,规范化建设92个入河排污口,在岷江流域茂县境内两处水质断面均配备水质自动监测站,确保对水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与高效管理。至今,国省控出境断面的水质达标率始终维持在100%。
“未来,我们将强化环境监察,加大执法力度,严打环境违法;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共护岷江生态;加大环保宣传,提升公众意识与参与度,营造全社会共护岷江的良好氛围。”欧旨迎说道。(文 朱力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