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珙县开通社情民意“直通车” 推进基层治理和民族事务能力现代化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4-05-28 13:23:04

  近年来,宜宾珙县依托珙县智慧信息服务中心“智慧珙州·数字红云”平台,构建“群众出题、平台派单、分级办理”等工作机制,打造社情民意“直通车”平台,推进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和民族事务能力现代化。

  搭建专用“道” 统揽民生诉求

  珙县开发“群众有话说”微信小程序,群众通过“群众有话说”,能够随时随地表达观点和发表意见;增设“金点子征集”专栏,邀请群众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操作的思路、办法和建议;开设“民族宗教工作”通道,收集涉民族宗教类问题和诉求,建立民族宗教工作联动机制,采取珙县民宗局牵头、相关部门协助模式,针对性交办处理涉民族宗教因素类事项;常态开展“走基层、听民意、解难题”大走访活动;实行“单位包村、干部联户”工作机制,建立外来务工少数民族人口联系走访制度,动态收集各族群众各类意见诉求,形成“民情台账”,对不能当场答复解决的,及时通过“直通车”流转办理;畅通电话、网络、媒体等多渠道诉求来源,整合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省市县信访平台等14大平台,从县级层面统揽所有渠道群众诉求,并一个系统统一办理。

  完善办理机制 统一标准运行

  珙县对诉求反映人、时间、类型、区域等进行统一,为下一步数据的分析研判奠定基础;建立健全统一运行机制,完善统一工作流程,坚持一办到底,对所有群众不满意件进行甄别和二次交办,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及时呈送相关县领导督办;对群众的所有诉求进行100%回访,全面了解群众的真实满意度;所有群众诉求的办理过程由纪委监委、目标绩效办对办理质效、工作作风全程跟进监督,纳入单位的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与相关单位、有关干部职工的绩效挂钩。

  强化监督宣传 全程阳光公开

  实行全链条、全过程公开。对群众反映的诉求,反映人不仅可以线上实时了解诉求办理的每一个环节,线下乡镇、部门和村(社区)的公示栏和电子显示屏同步公开,公开内容涉及每一件诉求的具体内容、办理结果、办理时限等;强化对各单位公开情况的监督,每周对社情民意公示公开情况进行全覆盖的统计梳理,并随机抽取30个单位进行核查,还通过安装的高清摄像头,实时远程监督公开情况;制作社情民意四步操作法音视频,通过线上微信群和线下社情民意连心联户卡,全方位宣传推广。目前,平台关注人数从最开始的5万人,上升至目前的10万余人,基本实现诉求通道户户通、全覆盖。

  规范议事机构 线上线下结合

  珙县构建“珙州议事会”平台,规范化建设议事场所“珙桐议事厅”,全力帮助群众解决一些涉及多方主体的急难愁盼问题。珙县在民族事务方面,在各乡镇和少数民族聚居村设立“石榴籽”调解室、工作室,整合珙县农民工服务中心资源,建立外来务工少数民族人士服务保障机制,动态收集流动少数民族群众意见诉求并录入“群众有话说”微信小程序,协助开展关爱帮扶、就业促进等工作,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支持珙县苗族文化研究会健康发展,向全民推广“社情民意”直通车平台,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引领作用,参与基层民族事务治理。

  自社情民意“直通车”开通以来,珙县各族群众满意度、认同感和凝聚力不断增强。(文 熊宗燕)

编辑:邓超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