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北部的西华师范大学,自1946年私立川北农工学院起步,历经多次变革,现已成长为四川省重点建设的师范类高等学府。经过七十八年的发展,西华师范大学根植川北,茂盛如树,犹如教育界的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学子如凤凰,在这里筑梦、起飞,于西部乃至全国的天空中翱翔。
创校伊始:从川北农工学院到西华师范大学
1946年,东北大学从四川三台迁回沈阳,留川师生在地方支持下,于原校址创办私立川北农工学院,为西华师范大学的成立奠定基础。
历经78年风雨,西华师范大学经历两次拆分和六易校名。尽管历经变迁,西华师范大学坚持“小地方也能干大事情”的理念,不断自强,克服困难:西华师范大学以坚韧和坚持,不断书写着高等教育的辉煌篇章。
西华师范大学发展历程 供图 西华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现设有29个学院,79个本科专业,覆盖10大学科门类。学校提供19个硕士一级学科和14个专业学位授权,联合培养6个学科博士生,并设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化学等4个学科已进入ESI全球前1%,化学学科入选US News世界大学学科榜单。
深耕历史:传承文化根魂精髓
西华师范大学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传统著称,特别是在中国语言文学领域。学校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成绩斐然,尤其在巴蜀文学史和边塞诗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在“十三五”期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8项。
此外,西华师范大学在历史学和考古学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在三国文化研究及其转化方面,该校的研究团队在龙显昭教授的领导下,研究成果一直保持着国内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蔡东洲教授带领团队成员深潜挖掘蜀道文化,研究成果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开西华师范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河,团队成员迄今共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项。
同时,西华师范大学成立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成为全国首个为推动川渝等地现存山城寨堡的调查的研究机构。近年来,西华师范大学历史学及考古学学科团队主持其他国家级项目超30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成果丰富,多次获奖,历史学专业也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钻研马列理论:筑政治学科高地
西华师范大学在政治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方面位居中国西部教育界前列,政治学科获全国B-级评价,入选四川省一流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3年软科排名B+层次。
该校拥有西部首个国家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并在党史党建、基层治理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连续三年入选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其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四川省属高校中最早独立设置。
育人为本:贤才辈出彰显教育成果
西华师范大学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培养40余万名毕业生,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91.6%,深造比例达25%,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高,体现了学校教育的实效性和社会声誉。作为四川省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基地,学校培养了大量教育人才,毕业生在基础教育领域担任重要职务。
西华师范大学在78年的辉煌历程中,已成为四川师范教育的重要支柱。学校以质量为核心,学术与教育并重,赢得“熊猫大学”的美誉,在多个学科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展望未来,西华师范大学将继续传承学术传统,培育创新人才,服务国家战略,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西华师范大学将为教育事业创造更多辉煌。(文 杨雯涵 王旭洋 张渝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