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多举措推进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保障“宁静蓉城”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4-03-29 10:52:50

  3月28日,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召开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新闻通气会。会议通报,2023年,成都市城区区域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6.0分贝,道路交通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7.6分贝,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达标率分别为89.7%、68.4%,与2022年相比,声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成都市噪声扰民投诉在群众关注的环保领域投诉中较高,其中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分别为占73.4%、20.9%、4.9%、0.8%,办结率100%。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成都市不断健全制度体系,做好顶层设计,持续将“宁静蓉城”降噪行动作为“生态惠民示范工程”的重要内容,并将噪声整治纳入成都市污染防治“十二大”攻坚战序列。2023年,成都印发《关于推动政府职能部门做好噪声污染防治有关工作的通知》《成都市深入打好噪声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2023-2025年)》《成都市2023年噪声污染防治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贯彻实施新噪声法的部门职责分工,对成都市“十四五”期间的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和年度安排,并将噪声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生态环境目标考核,强力推动工作落实。

  在源头管控方面,2023年,规划部门在城市快速路两侧原则上不新规划住宅用地,已规划布置的按照技术管理规定进行建筑退距,严格实施规划源头控制;生态环境部门将声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评审批的重要内容;市场监管部门对生产、销售有噪声限值的产品进行抽检及公示,将电梯噪声纳入年度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抽查。

  2023年,公安、城管、文化、商务等多部门齐抓共管,依托“1+3+N”专群联动防控体系,大力推动社会生活噪声治理;全市处罚社会生活噪声案件1312件,罚款5.26万元,劝导制止噪声扰民案件3.9万起。

  在建筑施工噪声监管方面,住建部门持续开展建设工地施工噪声污染整治,扣减企业信用分13.8分;城管执法部门加大无证夜间施工噪声治理力度,全年处罚建筑施工噪声案件291件,处罚金额共计456.5万元。

  2023年,交通运输部门加强对市管高速、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监管,公安部门持续加大机动车涉噪交通监管执法;安装炸街声呐、违禁鸣笛抓拍设备15套(目前共安装56套),铺设低噪声路面逾10万平方米,安装声屏障1650延米,查处涉及“飙车炸街”、违禁鸣笛、非法改装、货车超速等违法近6万件,处罚金额600余万元。

  在工业噪声方面,经信部门通过任务分解和专班服务,积极督促企业落实噪声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促进行业自律。生态环境部门加强工业园区噪声管控,加大“双随机”执法检查力度,督促工业企业厂界噪声达标排放。2023年,全市处罚噪声违法工业企业28家(次),罚款228.4万元,缴纳噪声税141.4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6月-8月,成都市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热点噪声投诉问题,在全市范围开展重点时段(中高考和“大运会”期间)噪声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实现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工业噪声投诉量同比分别下降4.6%、6.6%和27.9%。教育部门还联合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中高考期间噪声专项检查,为全市20.6万考生营造宁静的考试和休息环境。

  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内已安装并联网156套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设备和136套公共区域噪声自动监测显示设备,在规模以上建筑施工工地安装噪声自动监测设备2469套,噪声监测网络不断完善。同时,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牵头收集各类噪声投诉数据,开展噪声污染现状分析,加强人员培训,启动城市噪声治理评估试点,开展噪声普法专题宣传和科普问答,多管齐下保障宁静蓉城。

  下一步,成都市将印发《成都市2024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继续开展《成都市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立法调研;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噪声污染现状分析以及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培训,建立城市噪声治理评估综合评价体系,加大噪声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切实为人民群众营造和谐宁静的生产生活环境。(文 杨霞)

编辑:邓超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