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特色学科 融入学校发展”|西华师范大学天文系专任教师何治宏:在“追星”路上步履不停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4-03-28 16:14:46

  对许多人而言,暗黑无光而沉寂是对夜空的印象,偶有的星点并不足以驱散那些枯燥无趣,然而,在西华师范大学天文系专任教师何治宏以及天文学家们的眼中,夜空是有趣而热闹纷呈的,在那漆黑的夜下隐藏众多等待被探索的过去和被发现的未来。

“专注特色学科 融入学校发展”|西华师范大学天文系副教授何治宏:在“追星”路上步履不停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328135624

工作中的何治宏 受访者供图

  何治宏出生于1989年,2011年获四川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2020年获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2021年来到位于自己家乡南充的西华师范大学任职天文系专任教师。2022年5月4日,由何治宏领衔发现、并以“CWNU”(西华师范大学)命名及编号的541个新疏散星团成为国际上首次以中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名字命名编号大样本的天体星表,其研究方向主要为疏散星团与银河系结构、星际介质与恒星形成。

“专注特色学科 融入学校发展”|西华师范大学天文系副教授何治宏:在“追星”路上步履不停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328135636

何治宏(右)在教学 摄影 张家铭

  当问及是什么原因和天文结下不解之缘时?何治宏这样说道:“小的时候,我在乡下生活,总是对天上的星星很好奇,那时候还问大人,星星是不是萤火虫,闹了不少笑话。初中时,母亲买了一本《千亿个太阳》给我,里面的故事很吸引我,这种缘分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或许是时常看天空的缘故,或者是被书中描述的世界所吸引,也有可能两者兼具。”

  何治宏表示:“当时我的分数不够,所以考大学时选择了一个跟天文很接近的专业——四川大学的物理学。”虽然何治宏与天文学失之交臂,但是本科期间何治宏依旧认真学习物理学,为未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终于,在研究生期间,他毫不犹豫选择了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天文学。“如果把宇宙比作一个大家庭,那么银河就好比母亲,由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结合成的云雾状天体的星云,是宇宙中新恒星诞生的温床,也就是银河母亲的‘子宫’,那么恒星就是她的孩子,星团则是有着相似基因以及年龄的多胞胎兄弟姐妹——恒星聚集体。这些恒星通过彼此间的引力作用聚集在一起。”何治宏介绍说,“同一星团中的恒星出生时的最大差异就是体重不一样,重的恒星寿命短,轻的恒星寿命长,体重轻的发出暗弱红光,中等体重的像太阳一样,而最重的那些恒星有着耀眼的蓝色光芒。”天文学家将整个星团的恒星排列在颜色和亮度平面图(天文学称为赫罗图)中,并与计算模拟的不同年龄星团赫罗图进行直接比较,从而得出星团年龄。

“专注特色学科 融入学校发展”|西华师范大学天文系副教授何治宏:在“追星”路上步履不停_fororder_未标题-11

远距离星团(红色)银河系正面(左)和侧面(右)几何结构 供图 西华师范大学

  何治宏认为,未来总有一天,人类会进行星际旅行、星际移民,虽然这些在今天看来似乎遥不可及,如同天方夜谭,但对宇宙未雨绸缪、前瞻性的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变成现实的应用。(文 杨雯涵 张家铭 王璐)

编辑:邓超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