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天府校区(以下简称“中飞院天府校区”)迎来第一批报到师生。此次春季学期首批天府校区师生约1700名,主要来自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工程、航电、气象学院。这也标志着中飞院天府校区第一阶段办学投入运行。
走进中飞院天府校区,按照老校区礼堂建筑外立面设计的校史拱门低调朴实,与酷似飞机发动机的图书馆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以“雁群”为设计灵感的教学楼沿东西贯通的山水轴线渐次铺开,错落有致,以立面造型提取“发动机”转轮样式的体育馆、游泳馆与融入川西民居特色的宿舍楼、食堂沿宽敞通透的南北向文化轴线依次排布,井然有序。
学院环境 供图 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宣传处
中飞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赵一鸣表示:“新校区建筑恢弘大气,地铁直达,交通便利。每间宿舍都配备空调和独立卫浴,每层都建有配套洗衣房,学习生活非常方便。”
成都未来科技城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校区的投用,将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提供更为完善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是提升区域人才供给能力、科技创新动力、产教融合助力的生动实践,对培育通用航空和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产业集群具有积极作用。
为解决“卡脖子”难题,与中飞院天府校区仅有一街之隔的天府绛溪实验室已运行一年有余,先进计算、量子互联网、分布式能源集成、微波与光子集成4个前沿研究中心团队已入驻,将着力形成从“创新策源”到“转化孵化”到“规模化生产”的完整链条。作为成都未来科技城国际科教城片区重要的产业载体,菁蓉汇·未来创谷也已投入使用,将承载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片区产业快速聚集等重要功能。
同时,距离中飞院天府校区不到两公里正在加快建设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一期(B区)车来车往、塔吊林立。作为中国民航局与四川省政府联合共建的全国首个民航科技示范区,这里将建设全国首个模拟验证机场,集聚航空油料适航、航空化学适航、民航防火安全、机场运行与控制工程、机场运行安全工程、航空物流技术等11个民航研究中心,建成后将形成具有航空特色、覆盖完整产业链条的项目集群。
成都未来科技城相关负责人表示,聚焦“三个做优做强”,成都未来科技城坚持面向全球加快聚集创新机构、创新平台、创新人才等创新资源要素,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加快推动形成科教产业集群和创新人才高地,打造产教融合创新生态圈,加快形成创新驱动、平台赋能、人才聚集的创新成果策源地。(文 李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