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举行。当天,极具都江堰特色、代表中国古代先进水利工程技术的“都江堰四大传统堰工技术——竹笼、杩槎、羊圈、干砌卵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主会场非遗馆亮相,向八方来客展示都江堰因势利导、道法自然的治水智慧。这是都江堰四大传统堰工技术自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首次进入国际非遗展会。
展品——竹笼 供图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
都江堰四大传统堰工技术是以李冰为代表的蜀地先民所创造,已经有了2200多年的历史。它利用当地盛产的竹、木、卵石为主要材料,具有就地取材、造价低廉、工艺简便、循环利用等优点,支撑了都江堰2200多年的运行发展,为都江堰的长效不衰发挥了重大功效。
活动现场 供图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
活动现场,都江堰四大传统堰工技术非遗项目传承人以活态展演的方式,生动地向国内外观众展示四大堰工技术历久弥新、生机勃发的强大生命力,介绍其历史、文化、科技、生态及当今发展情况,提高都江堰水利遗产的“可见度”,提升都江堰水利遗产的“知名度”。
与此同时,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还组织四大堰工技术非遗项目参加10月13日在都江堰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都江堰主题活动暨第七届都江堰田园诗歌节中国成都非遗节都江堰主题活动,再次充分展示都江堰“润泽天府两千年”背后的秘密。(文 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