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双年展 用开放的艺术家之眼观看世界
来源:四川日报  |  2023-08-25 10:04:25

(转载)2023 成都双年展 用开放的艺术家之眼观看世界_fororder_51c966f0c4ea3677df0fb5d0fe0446b7

2023成都双年展展厅

(转载)2023 成都双年展 用开放的艺术家之眼观看世界_fororder_207b2996c972a333707a0fa60690a98a

隋建国《虚空现形——每一个人都是在场者》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如波

  双手捏成的泥塑,通过3D打印放大成9米×6.5米×7米的庞然大物,行走其下,艺术家的掌纹清晰可见……在2023成都双年展“瞬间永恒”板块,著名雕塑家隋建国的作品《虚空现形——每一个人都是在场者》震撼着观众。

  22个国家和地区的235位艺术家,476件艺术作品,24个平行展……近日,“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在成都市美术馆举行,将持续开放长达4个月。九大展览板块中,徐冰、隋建国、周春芽、何多苓、张晓刚、丁乙、大卫·霍克尼、蒂姆·乌尔里希、白南准等中外顶尖艺术家,为观众献上一场艺术盛宴。

  “2023成都双年展参展艺术家以各自不同的创作视角和表现手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双年展。”本届双年展艺术总监、著名艺术史学家吕澎表示,“时间引力”意味着无限性和开放性,将为观众呈现艺术家看世界、看艺术、看人生的全新视角,展现“时间”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紧密关联。

  科技赋能

  拓展思考和探索的边界

  2023成都双年展最重要的板块之一“瞬间永恒”,汇聚了一大批中外艺术名家的代表作。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作品突破了传统的表现手法,将现代科技手段引入创作中,赋予作者全新的表达方式,从而具有了一定的艺术史意义。

  韩国艺术家白南准是影像艺术的先驱之一,他的参展作品《无题》创作于1996年,由老式电视机柜、单通道影像、丙烯酸涂料、玩具机器人共同构成。上世纪60年代,电子影像在生活中日渐普及,白南准将电视带入艺术世界,视之为带有触感的多元感官媒介和题材,传达电子技术发展将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

  “瞬间永恒”板块的另一位参展艺术家大卫·霍克尼,是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尽管年事已高,他却始终没有停止艺术探索,更在78岁时开始尝试用iPad作画,用前沿的创作方法表达艺术感受。本届双年展展出其2011年的系列作品《春至》,描绘了英国东约克郡沃得盖特地区从冬天到春天渐变的景色。

  2023成都双年展总策展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数字艺术的创作构建了新的“时空”平台,数字景观下的艺术有着新的关于时空价值的思考。本届双年展上,艺术家的相关探索令人大开眼界。

  近年来,人工智能(AI)的异军突起和快速迭代备受关注,并对全球的文化内容生产和艺术创作产生巨大影响。法国艺术家朱斯蒂娜·埃马尔的作品,聚焦人类存在与科技之间逐步建立的新联系,其中广泛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她的参展作品《超级生物》是一件由机器玻璃雕塑组成的反应式装置,悬挂在不锈钢架上,通过环境传感器对观众的动作作出反应,从而发光、发声,仿佛一个具有“集体智慧”的生命。

  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不仅拓展了艺术家思考和创作的边界,还不断增强着作品的互动性。参观过程中,现场观众也能成为作品的“创作者”。

  奥地利艺术家克丽斯塔·佐梅雷尔、法国艺术家劳伦·米尼奥诺共同创作了大约40个互动式作品,此次参展的《飞蝇人生》也不例外。观众路过时,一款可以捕捉动作轨迹的软件开始工作,将动作数据转化为苍蝇的影像投射在屏幕上,而当人们静止不动时,这些苍蝇就会飞走,通过图像变换展现人们日常生活的喧嚣。

  葡萄牙艺术家迈克尔·比利茨基、捷克艺术家卡米拉·B.里希特的《哥伦布2.0系列》颇受孩子们喜爱。作品将在线新闻转化为信息波,在墙面上投影形成一种虚幻的动态波浪状立体文字空间,让人联想到波涛起伏的海洋。观众可操纵金色船舵,在信息海洋中遨游,体验无限的“信息海啸”和不同语言之间想象的边界。

  这些饱含科技元素与互动特征的作品,大都位于本届双年展“存在遥望”板块。“未来的未知性令人兴奋,也让人恐惧,既代表着出现积极变化的可能性,也蕴藏着潜在的危险。”该板块策展人、德国艺术史学家菲利普·齐格勒表示,艺术家以自己的作品,表达对现在的见地和对未来的预测,启迪思考未知的新方式。

  传统再造

  用创新转化展现“不确定性”

  2023成都双年展中,徐冰的“英文方块字书法”系列无疑是焦点之一。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徐冰是当今语言学和符号学方面公认的重要观念艺术家,他始终以极具突破力的艺术创作拓展着艺术的边界。与他另一代表作“天书”不同,“英文方块字”并非“伪文字”,而是可以阅读的“真文字”。

  具体而言,徐冰先以中国传统书法的形式重新书写26个字母,用这些充满东方美学风格的字母组合成不同的单词。如此一来,英文单词就拥有了汉字的外形,将它们连缀起来,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乃至一篇完整的文章。现场展出的作品《桃花源记》,就是以这种“英文方块字”来书写《桃花源记》英译本的成果。

  展厅里还专门搭建了一间教室,摆上桌椅板凳和毛笔、水写习字本,让观众也体验一把。“在东西文化交流、沟通之外,打破固有思维,找到新角度,是这个作品的价值所在。”成都大运会期间,前来参观的波兰运动员亚历山大说。

  通过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创新转化,展现对当下社会文化的探索和思考,成为本届双年展“未来考古”板块的一大潮流。“这一主题的有趣之处在于不确定性,‘未’与‘古’所形成的张力更增强了此中的意味。”该板块策展人、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表示,中国人历来“好古”,而我们每一次的回望,其实都是指向未来的。

  其中,“汉字”和“书法”成为重要的载体和创新点。在作品《书非书》中,艺术家施慧以另一种“线条的艺术”纤维重新思考书法,她从“结绳记事”的典故中获得灵感,将一个个棉线拧成的绳结钉在黑色墙面上,形态各异。另一件作品《一千年以后》,乍一看是一堆随意摆放的白色巨石,实际上这些用纸浆打造的“巨石”上,镶嵌着来自书法或古籍的文字,用亲切的视觉美感唤起观众对历史的回顾思考。

  说到中西交融、古今混搭,除了徐冰的“英文方块字书法”系列,艺术家徐累的作品《世界的重屏》也是一例。它以五代名画《重屏会棋图》为灵感,将中国古代的琴棋书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实验、阿拉伯文化的经院器具、日本和朝鲜的书屋陈设等一并纳入画中,组成了迷宫般的框架和曲折离奇的场景。

  有批评家评价道,“它们彼此映照,而又相互穿越。时空的平行与交错,景象的叠印与呼应,无不呈现出人类在追求知识的进程中东方与西方从未间断的交流、影响与文化投影,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文人传统及世界文化流变的观照。”

  聚焦本土

  寻找地方经验的当代表达

  在当代艺术创作上,成都是国内的一块“高地”,聚集着一大批优秀艺术家。成都双年展已有20余年办展历程,为城市艺术环境和品质的提升带来持久的文化滋养,也成为繁荣成都本土艺术创作的重要引擎。因此,本土艺术家的积极参与,以及参展作品中对本土社会文化的呈现和思考,也成为本届双年展的一大焦点。

  “瞬间永恒”板块中,何多苓和周春芽分别带来了一“老”一“新”两件作品。何多苓1986年创作的《带阁楼的房子》,是源于契诃夫同名小说的44张连环画;周春芽的《临江仙》则是2023年全新创作的纸上丙烯作品,高1.1米、宽近5.5米,通过将一起寻古访胜的好友们入画,表达心中对“理想国”的向往。

  还有不少艺术家,则从成都的历史和当下之中,发掘创作资源并完成别开生面的作品。

  杜甫就是不少创作者“回望”的对象。艺术家朱金石是中国抽象和装置艺术较早的践行者,他的《杜甫塔》直径3.5米、高12米,内部由钢架搭成,外部覆以宣纸,如同一根支撑美术馆的立柱,向成都历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致敬。

  艺术家漆澜熟读传统经典,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也是杜甫忠实的“粉丝”。“我热爱杜甫,一直想创作一个向杜甫致敬的系列,这次展览是一个难得的机缘。”为了配合本次展览的文化在地性的主题,漆澜专门创作了一组《致杜甫》系列作品,包括《花重锦官城》《人日寄草堂》《晓看红湿处》3幅综合材料绘画。

  “我长期阅读杜甫诗集,研习过多家的注本,并有大量的札记、批注。”漆澜挑选出一些,配合作品并置展示,让二者交互、融合。“更能传达出文化在地感和亲和力,也希望引发更多观众对杜甫以及传统诗文的关注和热爱。”

  一些艺术家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资源,一些则选择直面当下的社会语境。北京画院专职画家、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魏葵就是后者代表。

  本届双年展,魏葵选择成都曹家巷工人村作为创作灵感和来源,20多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内容丰富:一块象征工人村建筑特征的红砖、安装于墙上的一扇老木门、一面用仿制的楼道镂空砖堆砌的墙面和对应的水墨作品,长约29分钟的手机影像作品以及类似于坝坝电影的影像播放空间。

  展览开幕当天,魏葵将几张从曹家巷淘来的竹椅搬到展厅里,放在他的影像作品前,吸引了不少观众在此歇脚。“曹家巷工人村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是坚韧厚重又充满烟火温情的平民生活史,有着对时代郑重的回音和热望。”他表示,近年来自己思考最多的一点,就是艺术的“社会功用性”——艺术家如何在保持艺术独立性的前提下,用毕生积累参与到社会创新中,与民生、人文关怀等社会文化活动交织共生。

编辑:邓超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