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阿坝州环境空气质量稳居四川省第一名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3-05-23 13:27:20

2022年阿坝州环境空气质量稳居全省第一名_fororder_新闻发布会现场-摄影-杨雯涵JPG

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杨雯涵

  5月22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五区共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专场,邀请阿坝州、甘孜州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情况。

2022年阿坝州环境空气质量稳居全省第一名_fororder_阿坝州委常委、州政府常务副州长许磊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摄影-杨雯涵

阿坝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许磊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摄影 杨雯涵

  会上,阿坝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许磊分别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民生保障三个方面介绍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建设情况。

  近年来,阿坝州坚持生态为先,“三区三线”全面划定,河(湖)长制、林(草)长制、田长制责任全面落实。2022年,阿坝州完成营造林41.5万亩、禁牧2000万亩、草畜平衡3765万亩,林草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85.6%,湿地面积达到881万亩,占全省的47.7%;创新开展黄河上游干支流综合治理,建成生态防护带56.9公里;治理水土流失60平方公里、地灾治理107处、草原“两化三害”治理313.5万亩,牧区五县平均超载率下降到5%;环境空气质量稳居全省第一名,国省水质考核断面首次实现全域Ⅱ类标准以上,水环境质量位列全国前列。

  2022年,阿坝州累计发展优质水果31.07万亩、错季蔬菜29.46万亩、高原花卉1.5万亩,建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场所142个,创建州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5个;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高新技术企业7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36%,2023年一季度,全州工业增加值增长23.7%,增速居全省第一;2023年1月-4月,全州累计接待游客108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3.6亿元,两项数据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022年,阿坝州8.1万脱贫人口通过产业带动持续增收,4.1万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4.4%;在“三州”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金通工程”乡村运输实现全覆盖,高质量的农村路网连上农区、牧区、园区、景区;创新推进“三家园”十百千示范行动,整合投入衔接资金19.3亿元,分类分片实施项目1050个,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点28个,建成现代农业园区48个。“总部车间+分车间”大力推广,建成来料加工车间45个,“家门口致富工坊”让藏羌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

  近年来,甘孜州一度成为旅游的热门地。对此,甘孜州副州长何小平表示,主要体现在“三个特别”。

  资源特别富集。甘孜州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交相辉映,是文旅资源最富集市州之一,目前已查明全州有文化资源6大类15073个,旅游资源8大类361123个,旅游资源中优良级资源(三级、四级、五级)资源6305个,资源总数和优良级资源总数居四川省第一。

  网络流量特别火爆。2020年以来,创下280亿次浏览量的“网络顶流”,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在线旅游资产指数全国市级城市排名中甘孜州位列全国第六。在强大网络流量带动下,2022年,全州接待游客3147.4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4.83亿元。

  潜力特别深厚。广袤甘孜大地孕育出“宇宙歌曲”《康定情歌》、“世界最长史诗”《岭·格萨尔王》、“雪域文化宝库”德格印经院、“千碉之国”丹巴等一大批世界级文化瑰宝,成功申报世界级和国家级“非遗”资源分别达到4个、25个,总量居全省第一;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02处,创作文艺精品378个,获得国家和省级奖项28个;开创“非遗+景区”营销新模式,唐卡、彩绘石刻、牛羊毛绒编织等旅游商品和纪念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超1.2亿元。(文 杨雯涵)

编辑:邓超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