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沃野金黄,“天府粮仓”的广汉呈现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近日,德阳广汉市金鱼镇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广汉市纪委监委在金鱼镇稻香公园组织开展“开镰助开廉”系列活动。第一捆小麦的收割,喻示着广汉市26万亩小麦正式开镰。
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供图 广汉市委宣传部
正值春夏交替时节,广汉市又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红五月”“双抢”农时。作为天府平原粮食生产主要区域,2023年,广汉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继续稳定在26万亩以上,品种以川麦104、绵麦902、绵麦312等为主,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覆盖率达100%。
园区内,小麦收割机不停地来回穿梭,一排排的麦子应声倒下,收割、脱粒一气呵成,确保小麦颗粒归仓。麦子收割完后,秸秆打捆机直接将秸秆压缩、打捆,农户再将打捆好的秸秆排列整齐,运到秸秆收储点。回收的秸秆可以根据需要作为饲料、基料、肥料、原料和燃料等,实现对秸秆的二次综合利用。
广汉市金鱼镇第一小学参加“思政扶苗”廉洁课堂劳动实践活动 供图 广汉市委宣传部
据悉,为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减轻秸秆禁烧工作压力,2023年,广汉市制定秸秆粉碎还田和回收补贴实施方案,安排20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明确6种补贴支持综合利用模式,对全市9家、11处秸秆综合利用主体进行补助,进一步提升全市秸秆综合利用能力。
“我们首先加大秸秆收储离田的宣传,通过政策奖补,提高秸秆收储主体的积极性。2023年,预计能够完成秸秆打捆离田5.1万吨左右。”广汉市农村能源服务站站长张军介绍说。目前,广汉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五月不仅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一边是金灿灿的麦田,一边是绿油油的秧田。在这个“红五月”,广汉市的种粮大户一边忙着收割小麦,一边对水稻进行插秧,为水稻稳产丰收打好基础。
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供图 广汉市委宣传部
依托天府平原优势,广汉市坚持以推进水稻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为目标,以扶持壮大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育秧专业户为重点,积极开展水稻暗化出苗、集中育秧、机插秧、优质品种等生产技术、品种推广。
尤其是在水稻育秧阶段,广汉市农技植保站专门成立集中育秧指导小组,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组织开展田间技术培训,确保出苗率和秧苗质量。据统计,2023年,广汉市开展水稻集中育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有18个,服务面积达到16万亩,带动服务小农户1.2万余户,共确定10个片区20个集中育秧示范点,全市水稻集中育秧折合大田面积达19万亩。(文 孔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