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中国农民丰收节“7+5”系列活动之一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乡村振兴论坛(2023)在天府农业博览园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实地参观天府农博创新中心、张河村共享农庄、农博岛等点位,听取成都新津区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认为新津案例值得在全国推广。
曹立 供图 成都新津区委宣传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立表示,此次论坛选择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的天府农博园举行,是因为四川省作为天府粮仓,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天府农博园是四川省非常重视并打造的乡村振兴展示平台,在现代农业的探索上,展现了一些新途径,对观察实际、调查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实践案例。新津依托自身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好做法,对阿坝州小金县进行了帮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新津和小金都是中央党校的精准扶贫实验室,这几年,新津对小金的帮扶,体现了四川省经济发展好的区县对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体现了帮扶单位的责任,也展示了不同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多样做法。这一观察样本对于整个国家研究乡村振兴都很有意义。
杜志雄 供图 成都新津区委宣传部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杜志雄说,新津的村庄已经形成整个新津乃至整个四川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场景、新理念。新津兴义镇张河村、安西镇月花村都是充分运用了前期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等成果,将这些改革成果与精心挑选引进的城市资本、人才,进行有效结合,把农村传统的、处在沉睡中的、不产生效益的乡村资源、资产盘活,真正将资产变成资本,实现村集体有收益、农民有收入、产业有发展。新津已发展为全国乡村振兴进展非常典型、成效非常显著的一个缩影。新津一些好的做法、理念非常值得全国其他地方学习,希望新津在探索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产业整合等方面注意避免同质化竞争,将天府农博园乡村振兴的经验更好地推广和使用,持续做优产业发展及人才、游客服务,吸引更多城市消费者到新津进行农业体验。
孙超英 供图 成都新津区委宣传部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阎荣舟介绍道,新津作为一个中国乡村振兴的典型区域,探索出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天府农博园代表了中国未来乡村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津在探索乡村振兴的过程当中做了大量的尝试,基于农业实现了三产有机融合,并且在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的全国发展和推动当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一些模式、一些经典的案例,这些会对全国其他地方乡村振兴做出巨大的贡献。本次论坛着眼于乡村振兴的总体评价,着眼于农业强国建设的系统性安排,着眼于广大乡村工作者所探索的一些典型案例,为未来推动乡村振兴,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可持续发展,探索一些经验、积累一些方法,同时也给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参照。
阎荣舟 供图 成都新津区委宣传部
四川省委党校教授,四川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孙超英表示,来自全国各地的权威专家、教授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他们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及建设农业强国的所思所想,收获非常大。来到新津,看到了形似稻浪翻滚的天府农博主展馆,感受了张河村从空心村到“网红”村的蜕变,了解新津如何依托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一个个真实的案例,特色鲜明、理念先进,新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范本。
马耀华 供图 成都新津区委宣传部
中共小金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马耀华讲道,这个论坛非常有意义,专家学者带来了很多新理念、新方向,对阿坝州小金县这种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及重要的指导意义。小金县委、县政府也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做出了五个小金建设、八个现代化建设等多个重大战略部署。在成都新津区委、区政府的帮扶下,小金县已经成功创建小金苹果共享农庄这一典范,并入选中央党校脱贫攻坚典型教学案例,目前还在继续对共享农庄进行迭代升级打造,将持续助推小金农民的增收致富。成都新津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小金的牦牛、苹果、玫瑰等特色资源,形成2023年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项目。相信小金在新津区委、区政府的大力帮扶下,在小金县委、县政府的倾力推动下,在小金人民和新津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未来一定会实现村子更和美、农民更富裕,明天会更美好。(文 陈佳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