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个性” 成都首店经济引领国际消费新潮流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3-02-08 17:54:17

  日前,成都、上海、北京等6座城市被定义为国际消费中心潜力城市。据了解,成都近四年首店总数突破两千家,居全国第三,成为国内国际品牌进入中西部市场首选城市。

  自2018年成都入局首店经济以来,历经四年积淀,成都实现从引进、孵化再到输出的飞跃,首店数量稳居第一梯队。目前,成都首店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成果斐然。

“多元+个性” 成都首店经济引领国际消费新潮流_fororder_夜晚灯火通明的成都-摄影-蒋光丛-

夜晚灯火通明的成都 摄影 蒋光丛 

  新旧商圈迭代 首店各得其所

  近年来,即使在疫情影响下,成都新兴商业体仍不断在各区县涌现,无论是高端生活还是市井烟火,传统怀旧还是现代新潮,国际奢侈品还是性价比之王,都有气质各异的商业体与之匹配。据了解,2022年,成都新开商业项目共12座,总商业体量超百万方,青羊区、锦江区、天府新区、高新区各有分布,同时,已经较为成熟的老牌标杆项目也在持续发力。成都首店经济正在这些商业项目的赋能之下不断进化,取得新一轮卓越成果。

  2022年12月20日,位于成都交子金融商圈的SKP项目正式对公众开放,各地市民纷纷前来打卡。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成都SKP引入全球超1300个一线品牌,其中222个都是首店品牌,涵盖化妆品类、珠宝类、餐饮类等亚洲首店、全国和西南地区首店以及成都首店。此外,通过SKP自营买手团队,还将从全球范围引进更多的时尚先锋品牌进入成都,与世界时尚潮流同频。除了新兴商业体,成都老牌核心商圈“春盐商圈”也始终是国际品牌首店的上佳之选,尤其IFS、太古里一直不断吸引着奢侈品、顶级珠宝、潮流品牌及高端餐饮等多业态的高能级首店进驻。

  如今,国际高端品牌已经开始呈现春熙路和金融城“双核”多店布局,在首店之外,“第二店”“第三店”也陆续开出。在成都,高层级商业形态和消费场景从来都不少,且还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随着更多主打下沉市场的商业项目落地,定位各异的新锐品牌也纷纷找到更合适的购物中心入驻。

  更可喜的是,越来越多商业体正在去同质化,侧重打造文化内核,逐渐生长成独属成都的商业模式。

  2022年10月,经三年重塑升级,位于锦江区大业路上的COSMO成都终于公开亮相,一改往日陈旧的商业模式,俨然成为一座成都潮流文化新地标。据了解,入驻COSMO的品牌有80%都是潮流首店,多为西南首店、成都首店以及首次落地线下的全国首店。“我们就是想打造一个青年人的文化目的地,去做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潮流文化生态。”COSMO成都企划张迪颖介绍道。另外,地处成都东门的天荟·万科广场也值得一提,自从将客群定位转向潮流青年,客流量显著上升。三年时间,潮流品牌首店已从开业之初的3家增至25家,且首店率几乎100%,成都又添一座潮流时尚阵地。

“多元+个性” 成都首店经济引领国际消费新潮流_fororder_COSMO成都街景-供图-COSMO成都

COSMO成都街景 供图 COSMO成都

  国际与本土融合 品牌首店在革新

  首店经济发展到今日,数量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城市首店经济正向着高质量方向发展。高能级首店因其稀缺性与新奇度对消费者有天然的吸引力,然而热潮总有尽时,什么样的品牌才更具持久力,这是城市和品牌都在关注的问题。如今,在新消费浪潮下,国际品牌更加关注城市的在地文化,推出城市概念店、主题店,特色定制城市限定款、合作款。成都作为强大本地文化的鲜明代表,已成为国际品牌本土化的最佳试验场。入驻成都的国际品牌从产品设计到门店设计纷纷打上成都文化烙印。

  如今,成都首店经济在地化发展已经颇有成效,但这不仅体现在国际品牌本土化上,更在于成都已经呈现出从外来品牌汇聚地到本土品牌输出地的趋势。

  它们,正带着成都本土文化走向更可期的未来。

  不难发现,在首店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多场景下的非标门店和复合业态门店才是品牌发展更可取的模式。“一店一设计、一城一定位”,永葆创新力或许就是成都本土品牌“走出去”的密钥。

  商业环境优化 首店引力加码

  成都为什么能得到各大商业项目和品牌首店的青睐,又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孵化出热度不小的本土品牌?

  若追根溯源,便可见“开放包容、休闲享乐”的商业文化特质早就刻在这座城市的DNA。在成都,每一种个性突出的亚文化都可以和主流文化和谐共生,这也为一些小众品牌的进入提供契机。另外,随着近年来青年潮流文化崛起,“年轻力”“潮流感”也被不断注入到成都消费市场中,吸引各地潮人的目光。

  成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出独一无二的商业气质,而随着城市发展加速和商业氛围成熟,近年来,成都消费开始回流本地,购买力不断释放,成都巨大的消费潜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据四川省统计局发布数据,2021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超2000万,占全省比重达25%以上,能带动辐射四川省乃至西部省份的人口消费。另外,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提高成都消费的便利度,随着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国际铁路港为核心的国际门户枢纽体系初步建立,成都对全球消费资源的集聚能力正不断增强。

  成都持续优化的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有目共睹,这背后缺少不了政府的政策加持。2022年初,成都印发《成都市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实施全球消费资源融合聚集、标志性消费场景影响力提升、全球消费潮流引领、便民舒心消费环境营造、国际消费政策制度优化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消费联动六大行动。年末,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又首次提出将围绕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做强核心功能。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玉萍表示,下一步,成都将从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培育国际消费自主品牌、打造具有全球美誉度的消费环境、做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撑功能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回首四年发展,成都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内外高端品牌首选地、原创品牌集聚地。如今在新消费浪潮下,成都首店经济发展一方面立足国际消费中心定位,持续引入高能级的国际化大品牌,另一方面立足川渝特色文化,重视品牌在地化以及培育本土品牌,将“多元”与“个性”完美结合,引领中国首店经济迭代升级,打造国际消费中心。(文 陈佳运)

编辑:邓超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