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苏轼 世界的东坡
来源:成都日报  |  2023-01-16 09:41:46

(转载)四川的苏轼 世界的东坡_fororder_未标题-1

苏轼《枯木竹石图》

  白路/文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中国文学史上最顶尖的人才都在这艰险的道路上“双向奔赴”。人们常说“自古诗人例到蜀”,却往往忽略了另一文化现象:西南一隅的天府之国悬隔四海、远离中原,但每个时代都会从这里走出卓越的大才。蜀道上走出去了司马相如、扬雄、陈子昂、李白、苏轼、杨慎等“奇瑰磊落”的人物。“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最为顶尖的。

  地理上的天然内向,极易造成封闭独守,但四川在文化上包容开放,川人有一种“走出夔门”的强烈愿望。出川的意义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激烈反弹,文化上义无反顾的跨越。苏轼出川之后,一辈子不是被贬,就是走在被贬的路上。乌台诗案,黄州突围,一蓑烟雨任平生。人到中年的苏轼化一路坎坷为自我生命的超越,使得儒、释、道奇妙地贯通融合,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注入新的基因。

  诗意的栖居,苏轼在传统士大夫进取与退隐之间的双重矛盾心理中,另辟了一条人生的美学之境。苏轼在世之时,便在大宋境内家喻户晓,赵氏皇族都是他的粉丝,每有新作,世人争相传颂,洛阳纸贵,他成了整个东亚文化圈的国际文化偶像。

  史料记载,交趾国(今越南)的一位王子因为崇拜苏东坡,不畏路途艰难,一路北上追随他学习吟诗作赋。元丰三年,高丽文臣金觐出使大宋。由于崇拜苏轼苏辙,归国后将其两个孩子分别取名为“富轼”“富辙”。高丽国王仰慕苏东坡,除了重金收购字画之外,还特意派遣侍从至大宋境内服侍苏东坡。

  苏东坡在日本更是广受欢迎,从江户时期的松尾芭蕉开始,许多日本文人的诗文中都有苏东坡的影子。平安时代“东坡先生”的名号便开始出现在日本的文字记载中,镰仓时代苏轼作品传入日本,例如《东坡词》《东坡长短句》等作品流传甚广,到了近代苏东坡的诗词入选了日本高中教材。

  日本文人对苏诗情有独钟,不仅研读、模仿苏东坡的作品,还以他为题创作了很多诗文,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崇苏热”“东坡癖”。在享和二年壬戌(1802年)前后,日本出现了“赤壁会”。日本文人模仿苏轼,置酒会客,广纳好友,把日本某地方当作“东坡赤壁”,泛舟模拟赤壁游。1922年9月7日,东坡《赤壁赋》作后的第十四个“壬戌既望”,敬慕东坡的日本文人举办了一次盛大的“赤壁会”,隔着日本海,穿越时空,向苏东坡致敬。此外,在东坡生日(农历腊月十九)那天,日本文人还要举行“寿苏会”,将收集有关苏东坡的书、画、文具、古董等在会场展示。

  2000年,法国《世界报》在迎接新千年到来之际,评选了上一个千年影响世界的十二位“千年英雄”,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西方学者将苏东坡视为中国思想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法国汉学家成安妮认为,苏东坡体现了“文化和道义方面的人道精神”,而这正是“极具批判精神并附有渊博学识的、不再是苛刻的评论家而是对万物都好奇的智者”的文人所追求的精神。

  苏东坡的命运和作品在欧洲,特别是法国,激起了专家和“学识渊博的读者”的兴趣。法国作家克劳德·罗伊1994年出版了《千年之前的朋友》,另一位著名汉学家帕特里克卡雷,则以苏东坡流放黄州的经历创作了小说《永垂不朽》。

  文人、艺术家何以是“英雄”?在给米开朗琪罗作传时,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这样写道: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在中国人看来,这段话更像是苏东坡一生的注脚。

  一生的坎坷酿成美酒,苏东坡深刻品味到了命运的诡谲、官场的蹭蹬,但他在人生的得意与失意的巨大落差间,仍然能够“扬弃悲哀”,以适情适性的平和达观,构建超然自适的精神家园,凤凰涅槃。东坡精神超越了语言,超越了时代,永远在路上,永远在人间。

编辑:邓超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