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建设的成都考古中心在青羊区落成。成都考古中心位于浣花溪旁,在杜甫草堂北门不远处,是集展览展示、科普教育、文创研发、文物保护、行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考古科研与展示平台。
成都考古中心展厅 供图 成都考古中心
走进中心一楼的《考古·成都》陈列展厅,第一件与观众相遇的重磅文物便是首次常设展出的“成都矛”。这把青铜矛的中端前方罩有一面放大镜,靠近一些,可以清楚地辨认出上面古雅秦篆阴刻的“成都”二字。
展厅内部陈设 供图 成都考古中心
展厅的第二部分“考古百年”,按照历史年代先后顺序,设置了“寻迹古蜀源流、重奏秦汉华章、再现锦城盛景、传承天府文化”四个展览单元,依次展示了成都考古历年来的重大发现成果及代表文物。“考古百年”以成都考古发掘的重要遗址为切入点,侧重讲述考古过程与文物保护手段,让观众深入直观地了解考古工作。
“古蜀第一床”供图 成都考古中心
此外,镇馆之宝——2000年在成都商业街船棺遗址出土的“古蜀第一床”,也首次在常设展中公开亮相。这件漆床是中国目前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结构最为复杂、保存最完整的漆床,为研究古蜀国社会、文字、艺术、漆器制造及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来自战国晚期商业街船棺合葬墓的漆床,经历过约2400年的风霜,已经十分脆弱。出土后,文保人员花了十多年时间对其进行保护修复,才最终让漆床以原来的面貌呈现在公众眼前。
“成都考古中心展现了成都的考古成果,让老百姓见证成都历史的发展。”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颜劲松介绍,成都考古中心还拥有科技考古、文物修复实验室以及考古数据中心、古建设计中心。成都考古中心将与博物馆,甚至考古博物馆错位发展,通过系列全方位的呈现,让公众了解考古工作全过程,了解考古是在干什么,考古的目的是什么,意义是什么,让公众了解考古,喜欢考古,支持考古,希望成都考古中心成为成都又一文化地标。
成都考古中心正式运行后,将以社教活动的形式向公众开放,喜欢考古的朋友可关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官方微信服务号“成都考古”,官方微信订阅号“成都考古Archaeology of Chengdu”所发布的活动预告,预约参加。(文 杨雯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