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名山村到蜚声世界 回望九寨沟、黄龙40年发展路
来源:四川在线  |  2022-12-15 08:52:57

  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随着冬天来临,进入雪季,“童话世界”九寨沟与“人间瑶池”黄龙更加如梦似幻。

  在四川丰厚的文旅资源中,九寨与黄龙,可谓是最靓丽的名片之一。两地都处于岷山山系,相邻不过100公里。来自大自然的偏爱,给予了这方土地神奇造化,在亿万年的地质地貌变迁中,成就了地球上独一无二、令人惊叹的世界级景观。

  1982年,“黄龙寺—九寨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列入国务院审定公布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至今年刚好40年;1992年,九寨沟、黄龙双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这是四川第一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至今年刚好30年。

(转载)从无名山村到蜚声世界 回望九寨沟、黄龙40年发展路

九寨沟冰瀑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打造包括“九寨沟—黄龙”在内的重点文旅品牌和文旅走廊,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让四川文旅名扬天下、享誉全球。

  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间节点,回溯它们从养在深闺、偏居一隅的无名山村到蜚声世界、令人心向往之的遗产地的40年发展之路,也梳理九寨、黄龙探索的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坚守生态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开发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带来一些启示。

(转载)从无名山村到蜚声世界 回望九寨沟、黄龙40年发展路

黄龙雪景

  得天独厚,令人惊叹的世界级景观

  中国拥有14处世界自然遗产,其中四川就有3处,位居全国第一。这3处包括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钙化彩池群的“人间瑶池”黄龙以及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对于许多第一次来到九寨沟和黄龙的人来说,总会为眼前大自然的神奇创造所惊叹。九寨沟和黄龙,都处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1992年,经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估,认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和黄龙风景名胜区符合世界自然遗产遴选标准中“具有绝妙的自然现象或罕见自然美的地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位于阿坝州九寨沟县境内,其得名来自于这里的九个藏族寨子,这里也是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区域之一。

  “九寨归来不看水。”水,是九寨沟的灵魂。114个高山湖泊散落又连绵地铺陈在雪峰之间,呈现出极为明艳又丰富多变的蓝绿色。尤其是五花海、长海、诺日朗瀑布、珍珠滩瀑布、火花海等标志性景点,展现出水的千姿百态,让人宛如走进“童话世界”。

(转载)从无名山村到蜚声世界 回望九寨沟、黄龙40年发展路

九寨沟雪景

  不仅如此,九寨沟还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植物种类超过2000种。

  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九寨沟:“这里有原始天然的自然环境,举世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和壮观的钙华瀑布,丰富的原生植物,珍惜濒危的野生动植物和保存完好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位于阿坝州松潘县的黄龙风景名胜区,主要由黄龙沟、牟尼沟、丹云峡、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等景区构成,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滩流、古寺、民俗“七绝”著称于世。其中,主景区黄龙沟,长约3.6公里,分布着3400余个钙华彩池,蔚为壮观,也是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钙华彩池群,从上空俯瞰,犹如一条金黄色巨龙盘旋在山谷茂林之间。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于黄龙的评语是——黄龙以彩池、滩流、瀑布、雪山、森林、峡谷、古寺“七绝”著称于世,黄龙的钙华梯田和湖泊属中国之最、世界无双,是全球三大钙华梯田景观典范之一。

  生态底色,探索“保护型”发展之路

  11月25日,九寨沟管理局举办的九寨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设立40周年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0周年庆祝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展示过去40年来九寨沟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活动上,九寨沟管理局党委书记高恺衡在交流九寨沟40年发展经验时提到的第一点便是——40年来,始终坚持保护第一,抓保护、固本底,牢牢守住了山清水秀的生态底色。

  走进九寨沟,山川与湖泊、森林与河流,共同构成一幅大美画卷。而这幅自然画卷,曾经一度伤痕累累。在上世纪60、70年代特定时代背景下,为了支持当时社会经济建设,九寨沟曾付出了“疼痛”的代价:周边的林木被大量砍伐,水土流失严重,不少海子近乎干涸,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随之频发。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印开蒲,被九寨沟“童话美景”深深震撼,也亲眼看到了森林砍伐带来的伤痛。在包括印开蒲在内的多方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吁和努力下,1978年印开蒲执笔起草的一份报告引起了重视,当年年底,国务院下发了在九寨沟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文件,停止其区域内的一切森林砍伐。

  绿水青山回来了!1982年,黄龙寺—九寨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列入国务院审定公布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标志着两地开始进行正式的旅游开发。正是曾经的痛,让景区管理者们意识到必须坚守生态保护为第一要务,以长远眼光看待发展。

  1984年,九寨沟正式迎来第一批游客,随着“童话世界”声名鹊起,游客汹涌而来,怎么办?

  坚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九寨沟开始探索“保护型”发展模式,推出了中国景区管理的许多率先:率先采用景区内游、景区外住模式,不允许酒店进景区;率先采用景区观光车模式,不允许外来车辆进入景区;率先启动游客限量管理,控制每天进入景区的人数。这些开创性探索,如今已在景区管理中大范围普及……

  作为九寨沟的老朋友,印开蒲也一直关注这里的生态保护,在九寨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设立40周年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0周年庆祝活动上,九寨沟管理局也特别为老朋友颁发了“九寨沟保护者”的荣誉奖项。

  保护型发展,不仅要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要平衡外来游客与本地原住民之间的关系、景区发展与本地社区发展的关系。

  在旅游业迅速发展过程中,黄龙景区管理局加大对周边六大乡镇的帮扶力度,通过驻村帮扶、捐资助学、解决就业、扶持完善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措施,全力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发展。

  让周边群众从旅游发展中受益,他们才会更加以“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到景区资源保护、旅游服务相关工作之中。一组数据显示:1999年以来,黄龙旅游业对松潘县财政收入贡献率始终保持在65%以上,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过去四十年,九寨沟、黄龙年游客接待量从最初的几十、几百人上升到超过百万人次,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充分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文旅融合,打造重要旅游目的地

  以“蓝冰与暖阳之恋”为主题的中国九寨沟第十八届国际冰瀑旅游节,从11月持续举行至明年4月。九寨沟景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还有一系列摄影展、云游打卡等线上活动,持续提升九寨沟的品牌影响力。

  以“冰雪黄龙,温暖松州”为主题的2022黄龙极限耐力赛训练营正在筹备中,计划将于元旦跨年举行,串联起松州古城、黄龙五彩池、黄龙牟尼沟等,穿行在“冰雪赛道”中,体验大自然的神奇。

  近几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旅游行业带来不小的冲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提速推动了“文旅+”的融合,让相关部门和传统景区不得不主动思考从单纯观光游到旅游目的地的转型,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近期,在网络上,与九寨沟景区一山之隔的中查沟成为一个新的网红打卡点。日前,记者走进这个隐藏在半山村落的藏族村寨,地势呈坡级上升,绵延至远处则是雪峰蓝天,在相机镜头下,颇有一种“世外村庄”的美感。这个小村庄正是中国绿发集团九寨公司统筹布局打造的鲁能胜地度假区的景点之一,作为阿坝州第一个大型综合型文旅度假区,2021年7月入选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中国绿发集团九寨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度假区定位为与九寨沟景区遥相呼应的综合性度假区,打造了藏羌非遗博物馆、全龄段户外体验乐园格林7号等特色度假产品,引入丽思卡尔顿隐世、康莱德等国际知名品牌,开通九寨沟景区直通车和机场大巴,正在通过夜间景观环境布置、导入各类娱乐业态,打造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进一步弥补九寨沟夜间旅游空白。

  这背后,正是九寨沟县提出的“世界只有一个九寨沟、九寨沟不只有九寨沟”全域旅游发展目标。随着去年九寨沟全域恢复开放,九寨沟县瞄准全域旅游发展目标,在提升建设中不断丰富旅游服务业态,通过乡村游、民俗游、非遗游等,进一步推动文旅成为乡村振兴发展重要动能和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本文图片均由九寨沟管理局、黄龙管理局提供)

编辑:邓超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