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是自贡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现任中共自贡市沿滩区委书记。他的双重身份,就是双重责任,他感到肩上有千钧重担,一头担负着组织重任,一头肩负着人民重托,只有立足岗位,发挥好代表作用,抓落实、谋发展,才能不负组织,不负人民。
刘军(右二)在企业调研现场
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自贡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系列部署。如何主动对接融入全省万亿级新材料和能源化工产业布局?如何积极承接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如何落实自贡市委破解转型升级之困部署要求?这些都是刘军经常思考,且必须答好的课题。特别是自贡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将《关于加快推进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打造千亿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的议案》作为议案后,他将本职工作和代表职责紧密结合,经常和市、区人大代表一起到现场、进企业走访调研,问推进情况、问困难问题、问意见建议,为开展工作掌握第一手材料。
“那时候,全省首批化工园区尚未完成认定,企业大多还有顾虑,怕项目出岔子。”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刘军依然记忆犹新。他和全区党员干部按照自贡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对标化工园区认定事项,做实做细各项工作,全力以赴对上争取,成功推动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全省首批化工园区。
刘军(右二)在企业调研现场
接下来,刘军充分发挥曾为“招商人”的优势,坚持“旗舰领航,园区聚集”思路,瞄准中国中化等龙头企业,结合沿滩资源禀赋实际,梳理绘制以氟硅新材料为主、新能源材料为辅的产业链图谱,按图索骥、主动出击,精准招引江苏国泰、中化蓝天、无锡东恒等头部企业,实现24个项目签约落地,中昊晨光等11个项目开工建设。
同时,在刘军的全力推动下,园区不等不靠,全力做好扩区工作,完成拓展区二期1200余亩征地拆迁,启动拓展区三期2300亩征地拆迁,做好23项扩区认定要件编制工作,提速建设公共管廊、危化品停车场、智慧管理中心等公配设施,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呈现欣欣向荣、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有力推动了议案中的各项工作建议落地落实。
刘军认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访民情、听民意不必拘泥于固定形式,越是轻松活泼的交流场景,越能真正了解到社会各界心头所想、实际所需。受疫情影响,沿滩区部分中小微企业面临市场萎缩、成本上升等突出问题,生产经营出现困难。为深入了解企业所思所需所盼,将助企纾困政策落实到位,在他的提议和推动下,2022年1月,沿滩区创新举办首场政企“畅聊早餐会”,刘军与各企业负责人一边吃早餐,一边聊经营发展现状,在轻松的环境中了解企业及员工的急难愁盼。
刘军(中)在企业调研现场
“我们刚入驻,面临一些具体问题,税务系统对新办企业用票有份数和数额的限制,无法满足业务需求,影响企业运转。”四川千般就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马上就想到了最近的烦心事,也打开了畅聊“话匣子”,企业家畅所欲言。收集到相关问题后,刘军当天下午就召集相关单位进行研究,在摸清企业生产经营、财务运行、产品供给等情况后,“特事特办”“一事一议”,调高企业增值税发票开票限额,有效满足企业正常经营需求。
截至目前,政企“畅聊早餐会”已开展13期,收集到扩产用地、手续办理、交通用工等领域问题61个,已全部办结,兑现政策资金130余万元,得到企业广泛点赞好评。刘军深有感触地说:“稳企业就是稳经济,不论是人大代表还是党委负责人,都应该当好企业的保姆,做企业的贴心人,靠前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才能让企业真正感受到营商环境的优越。”
同时,作为沿滩区委书记,刘军坚定把抓落实作为检验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标尺。市委作出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决策部署后,他聚焦“主导产业应该怎么定”“产业生态圈应该怎么建”“产业园区应该怎么抓”等重大问题,带领班子成员一线调查研究,广泛学习借鉴,深入研讨论证,迅速掀起“区情认识再深化、重大问题再调研、未来发展再谋划”活动热潮,特别是紧紧扭住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这个“牛鼻子”,将全区土地指标、资金、干部、政策向基地集中,一线指挥调度,定期督导拉练,密集对上争取,加快建设千亿化工园区,着力为工业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上级的部署到哪里,我履职的着力点就在哪里,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哪里,我的尽责重点就在哪里。我要当好抓落实的‘排头兵’,竭力为自贡发展贡献力量。”刘军坚定地说。(文/图 曾贞)